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伯夏

伯夏

读音:bó xià

【源】 周文王之十五子高封于毕(故城在今陕西咸阳北之毕原),称毕公高,其后裔晋大夫毕万封于魏(故城在今山西芮城东北),是为魏侯,其后有伯夏氏(6,7,17,60)。


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并注其源: ①其注据《元和姓纂》 云: “毕公高之后。” 毕公高乃周文王第十五子,故此当系出姬姓。②其注又据《路史》 云: “魏后有伯夏氏。”此当指战国之魏。毕公高之后有毕万,仕晋,为大夫,封于魏,其后以国为氏,遂称魏氏。魏之后有伯夏氏,则此亦系出姬姓,或云出自魏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谓 “后简为姓夏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索朗

    读音:Suǒlǎng【综】 藏族姓。浙江余姚有此姓(389)。现行罕见复姓。今浙江之余姚有分布。此姓系余姚市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Pán【源】 民(旧称民)以槃、篓、篮为姓,见《民纪略》(63)。亦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86)。今瑶族有盘姓,或槃即盘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

  • 读音:Luán栾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,源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国靖侯的孙子名宾,被封于栾邑(今河北栾城一带),世称栾宾。他的后人便以封邑地为姓氏,称栾氏。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自姜

  • 读音:huàn【源】 周文王庶子召公奭之裔召伯奂之后(60,63)。亦见《姓苑》(7,9,15,17,21)。【望】 河东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山西平陆(298)、广东化州

  • 读音:Zuǒ【源】 ①汉族姓,明时已有,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②满、蒙古(344)、黎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佐皓,明时博兴人,正统中任登封县丞(15,21)。现

  • 读音:pú周礼仆人之后。(见《风俗通》)春秋时楚有仆析父、郑有仆展,其后以仆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
  • 读音:Ā【综】 或出自少数民族。民国30年(1941年),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上尉服务员啊尤朴(62)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云南维西有此姓(444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维西有分布。《

  • 波爾綽特

    读音:Bō’ěrchuòtè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亲军长寿之妻为波尔绰特氏(260)。

  • 鬭谷

    读音:Dòugǔ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春秋时楚令尹斗谷於菟(dòugǔwūtú)之后,系出芈姓,以名氏为氏。《左传》 “谷”作“穀”。

  • 那木都魯

    读音:Nāmùdūlǔ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源出金时女真人姓纳谋鲁氏,以姓为氏(23)。一说,那木都鲁系地名,以地为氏(61)。凡十一派,出那木都鲁、绥分、浑春、长白山、萨兰、瓦尔喀、哈达、倭济、倭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