倍
【源】 古帝少昊之长子名倍伐。帝欲传位于高阳,先降处其长子倍伐于缗渊(故城在今山东金乡东北),其后有倍氏(60,62)。【布】 湖南宁远(312)、四川武胜(321)、江西广丰(328)、辽宁大连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嵊县,甘肃之酒泉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运城、长治、忻州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 “少昊元妃生倍伐,帝欲传位高阳,先降处长子於缗渊,其后有倍氏。”知倍氏乃少昊长子倍伐之后,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
【源】 古帝少昊之长子名倍伐。帝欲传位于高阳,先降处其长子倍伐于缗渊(故城在今山东金乡东北),其后有倍氏(60,62)。【布】 湖南宁远(312)、四川武胜(321)、江西广丰(328)、辽宁大连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嵊县,甘肃之酒泉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运城、长治、忻州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 “少昊元妃生倍伐,帝欲传位高阳,先降处长子於缗渊,其后有倍氏。”知倍氏乃少昊长子倍伐之后,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
读音:gōng shī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惠公之子尾,字施父,生施伯,其后以为氏(60,62)。 ②孟懿子支庶公期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【变】 一作公期氏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
读音:Nǔtè【综】 清蒙古正蓝旗中有努特氏(259)。
读音:Chá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阳泉、朔州、忻州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Lābù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Dā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江苏武进有此姓(314)。
读音:Fànshī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7,60)。一说,范与笵同,范师为笵金之工师,因以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范师利方,一作范师利曼,见《姓苑》(7,9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黄骅,山西之大同、长治、晋城,江西之新余,云南之泸水,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Ché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单县志》(15,21)。今大陆仍有此姓。【人】尘铎,明时山东单县人,洪武举人,任监察御史(21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明代有尘铎,洪武庚
读音:zhuī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17,21)。以国为氏。一云,当为追敌有功者,故以为氏(60,62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、上海(91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追喜,
读音:Zhèngshí【源】 系自子姓。正时氏后分为正氏、时氏,见《姓氏考略》(60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