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Mò

墨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源自炎帝后裔墨如之后。二是改姓。由商代孤竹君后代墨胎氏改姓而来。三是春秋宋成公有子墨台,其后人以先祖字为姓。

墨姓如今在山西、山东、河南、甘肃、安徽等地有少量分布。

墨姓历史人物有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,他提倡“兼爱”、“非攻”、“尚贤”,对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,与儒家并称为显学。

墨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九十四位。


【源】 ①夏禹之师有墨如(60,62)。当为墨姓之始。作〔墨如〕为复姓(21),误。②墨台氏,一作墨胎,后改为墨氏,见《姓考》(7,9,12,17,60)。③清满洲八旗姓墨佳氏后改为墨氏(180)。④彝族姓(130)。【源】 梁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山西广灵(391)、河南卫辉(287)、山东惠民(382)、甘肃永昌(392)、陕西(92)、台湾台中(6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利辛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墨翟,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、政治家、墨家创始人,相传原为宋大夫,后长期居住鲁国(9,17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、广东之高要、云南之泸水、河北之辛集、山西之太原、陕西之韩城、内蒙古之乌海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,归 “入声”部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云: “孤竹君之后。本墨台氏,后改为墨氏。望出梁郡。”此以名为氏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据王符《潜夫论》注云: “禹师有墨如,是墨姓不止孤竹一派。”

战国时有墨翟,仕宋为大夫,墨家学派创始人;唐代有墨君和; 明代有墨麟,永乐初为兵部侍郎,赠少保,谥荣毅; 又有墨池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郍蔞

    读音:Yī'nālóu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引 《魏书·官氏志》 云: “一郍蒌氏,后改为蒌氏。”(按: 郍,即 “那”之异体。一郍蒌,即一那蒌氏,亦即壹那蒌氏,又

  • 阿新

    读音:Āxīn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,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Xié【音】 又音夹(Jiā)(17)。【源】 ①小邾子之后有挟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曹挟之后,以名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0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其

  • 飲斯

    读音:Yǐnsī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唐书》 收载,“唐有饮斯达干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鄧林

    读音:Dènglí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按: 《山海经》有“夸父与日逐走……道渴而死,弃其杖,化为邓林。”或即以此为氏?抑指邓地之林而为氏?

  • 读音:Jiàn【音】 亦音现(Xiàn)(7,9)。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,11,12,60)。【望】 丹阳(17,418),仪真(261)。【布】 河北隆化(344)、河南商城(308)、山西绛县(

  • 朱佐

    读音:Zhūzuǒ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上海嘉定有此姓(351)。

  • 陸終

    读音:Lùzhōng【源】 颛顼之后。重黎之弟吴回,其子陆终支庶以陆终为氏(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祝融子陆终之后也。” 以名为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

  • 读音:táng【源】 春秋时楚大夫伍尚食采于堂(故城在今江苏六合北),其后以邑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9,11,15,17)。【变】 亦作棠(60)。【望】 汉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江苏武

  • 番吾

    读音:Pówú【源】 战国赵烈侯时番吾君之后(17,62)。番吾,故城在今河北磁县,当以地为氏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以封地为姓氏。‘ (战国)赵烈侯时番吾君之后。’ ( 《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