师延
宋有大夫师延宜,其先掌乐职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官名为氏》)
宋有大夫师延宜,其先掌乐职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官名为氏》)
读音:Kāngliú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湖南攸县有此姓(283)。
读音:Éyī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)。或即讹一氏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额伊〕(24)。【人】 讹德昌,西夏时武功大夫(23,24)。
读音:Xī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(91)。湖南湘潭(373)、江西修水(304)、四川武胜(321)、云南镇雄(331)、台湾台北、花莲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
读音:Sù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高雄有此姓(68,261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初见于《姓苑》,归“入声”部,未详其源。汉代有㴋河, 雁门太守。
读音:xióng xiàng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楚熊相宜僚之后(12)。一说,楚威王时有熊相季文,为士官,后因氏(6,60,62)。【望】楚郡(17,418)。【人】熊相祁,楚怀王时将军(7,12)。历
读音:Yǐ【源】 即蛾氏(60,62)。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望】 河东(60,62)。【布】 台湾(64,68,261)、广东普宁(355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蚁逢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
读音:Xìfēng【源】唐时党项族别部有细封氏(7,11,54,60)。【变】①亦作〔细风〕(54)、〔佃封〕(19,21)。②后改为细氏(60,62)。【人】细封步赖,唐贞观中轨州刺史(194,42
读音:hū yǎn【综】 匈奴四族有呼衍氏,后入中国改为呼延氏(6,9,21,60)。历史上匈奴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有载。其注“呼延”曰: “匈奴四族有呼衍氏,入中国改为呼延氏。”《中
读音:Dèngjīlè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笔帖式赛住之妻为邓基勒氏(260)。
读音:Tiǎn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新元史》 收载,“元有腆哈。”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