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Páng

庞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文王子毕公高后代受封于庞,子孙以封地为姓,相传姓庞。二是出自高阳氏,相传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代。据说颛顼八子之一为庞降,其后代子孙遂以庞为姓氏。三是出自他族或改姓。今蒙古族、瑶族、土家族中均有此姓。

魏晋以前,庞姓人已广泛分布于今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山东、湖北、重庆、辽宁等地。三国时庞姓有部分迁居四川、甘肃等地。两晋南北朝时期,庞姓形成南安郡望、南阳郡望、始平郡望、谯郡郡望。隋唐之际,庞姓播迁至陕西、山西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等地。宋元之际,庞姓一支在广西北流成为望族。明初,山西庞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河南、江苏、湖北、山东、河北等地。明末湖广庞姓入填四川。如今,庞姓尤以山东、广西为多。

庞姓历史人物有庞涓,战国魏将。与孙膑同学兵法于鬼谷子。后在魏国得到重用,屡建奇功,但庞涓心胸狭窄,嫉妒心强,他嫉恨孙膑的才能而屡加迫害,后终于在齐魏两国战争中中孙膑之计而兵败自杀。庞统,东汉末年刘备谋士。与诸葛亮齐名,人称凤雏。庞统论军国大事,讲究果断,不可优柔寡断,故刘备总是有选择地采纳其建议。后随军进攻雒县,中流矢而死。

庞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二十位。


庞氏,姬姓。周文王子毕公高之后,其子庶封于庞,因以为氏。望出谯国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乡为氏》)

▲<战国魏>庞涓,仕惠王为将军。<三国蜀汉>庞统,襄阳人,刘备谋士。<宋>庞崇穆,北平人,画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步干

    读音:ā bù gān与“阿伏干”同。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即阿伏干氏。”其注“阿伏干”云: “代北人姓,后改为阿氏。见 《魏书·官氏志》。一作 ‘阿薄

  • 葵丘

    读音:kuí qiū【源】 ①春秋时陈留外黄县东葵丘(原为宋地,故城在今河南兰考旧考城东30里),大夫食其邑者,氏焉(7,60,62)。②春秋时齐大夫食邑(故城在今山东临淄西)。因氏(12,15,17

  • 巴鄂爾

    读音:Bāèěr【源】 元时人姓。系自回鹘,巴鄂尔为地名,以地为氏(24)。【变】 一作〔八瓦耳〕(57)。【人】 阿喇勒乌苏(一作“阿剌瓦而思”),回鹘巴鄂尔氏(一作“八瓦耳”),元太祖征西域驻扎巴

  • 紫佳

    读音:Zǐjiā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州闲散哈什泰之妻为紫佳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Chōng充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官职为姓氏,为周官充人之后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为春秋时齐国大夫充闾的后代。充姓历史人物有秦代燕人充尚,善于祈祷占卜巫事。入汉以后被传为仙人。充姓

  • 须句

    读音:xū jù古国名,太昊之后。其子孙以国为氏,或省句为须氏,或省须为句氏。一作须朐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
  • 特特哷

    读音:Tètèliè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州八旗中有特特哷氏(256)。

  • 舒克都哩

    读音:Shūkèdū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绥芬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舒克都理〕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绥芬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

  • 读音:Lí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东、花莲、基隆、苗栗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蔚县、山东之东平、山西之太原、广东之吴川等地均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

  • 萬砐于

    读音:Wànniǔyú/Wanniuyu【源】 ①远祖之在幽州者,世首部落,阴山之北,有山号万纽于者。奕叶居之,遂以为氏,见《于烈碑》(60,70)。据此,此族原居内蒙古阴山之北万纽于山,因山为部,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