弓里
【源】 以所居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 弓里戍,东汉时骑都尉,建武二年平幽州,荐温序为侍御史(7,2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,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以所居为氏。”
汉代有弓里·戍,骑都尉。
【源】 以所居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 弓里戍,东汉时骑都尉,建武二年平幽州,荐温序为侍御史(7,2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,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以所居为氏。”
汉代有弓里·戍,骑都尉。
读音:bó bǐ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君若敖之后(6,7,12,60)。【人】 伯比仲华,楚怀王大夫(6,7,12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郑樵注云: “芈姓,楚若敖之后
读音:Jīnchéng《姓氏词典》据《晋书》收载,其注称: “晋有金城·骞苞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Yuánkàng【综】 原亢籍,春秋时仲尼弟子,见《史记》(15,21,63)。
读音:Zhálátái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有靖安县达鲁花赤潮海,姓此氏。”
读音:zǐ zāng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,春秋时曹国公子欣时,字子臧,逊国于负刍,子孙以王父字为氏(7,12,17,21,60)。②春秋时郑国公子臧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
读音:lǐn qiū齐大夫廪丘子,其先以所食邑为氏。(见《英贤传》)廪丘,齐大夫廪丘子之后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并注其源: ①其注据《路史》云: “炎帝之后。”此
读音:Pén/Pern【源】 见《类篇》(86)。
读音:Jiùlài【综】 代北姓。即菟赖氏(70),后改为就氏(2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引 《河南官氏志》注云: “就赖氏改为就氏。”望出河南。
读音:Xiéméng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广韵》注云: “羌姓。”未道其详。或作“携蒙”、“儶蒙”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作“㒞蒙”,音xīméng。
读音:Xiānyú【源】 ①鲜虞,春秋时小国,为白狄一支,战国时改称中山(故城在今河北正定西北新市城),后灭于晋,子孙以国为氏(7,60,62)。②楚申鲜虞,本齐人,其后以名为氏(12,21)。历史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