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Hóng

弘姓源于祖上名字。春秋时卫国大夫弘演,为国君所器重,其后世子孙遂以弘字为姓。

弘姓早期活动于河南。

弘姓历史人物有唐代高僧弘忍,禅宗五祖,其弟子慧能、神秀,分创南、北二宗,为禅门南北宗之始。清代诗画家弘,号一如居士。善画山水花木,也善书法,尤其擅长篆隶,工诗词。

弘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五十二位。


【源】 春秋时卫大夫弘演(一作弘延)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7)。【变】 ①唐时避讳改为洪氏(7,17),一说,改为李氏(60)。②宋时庙讳中六姓之一,改为〔��〕(9)。【望】 华阳(17,418)。【布】 台湾台北(64,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弘恭,汉时沛人,宣帝时中书令(1,12)。弘咨,三国时吴国孙权之姐夫(12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、朔州、忻州、河南之义马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风俗通》 云: “卫大夫弘演之后。”此以名字为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避讳》又载: “弘氏避唐明皇讳改为洪氏。” (按: 明皇讳“隆基”,不知其何以讳“”而不讳“”,《姓氏考略》 曰: “唐避讳,改李氏。”《姓氏词典》 云: “唐高宗李治之子李弘,曾立为皇太子。” 因讳“”,较郑樵所说有理。) 又,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云:“ ‘宋朝避讳,改为洪。今居丹阳 (今江苏境内)、豫章者是也。’ 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,宋初追尊为宣祖。”

汉代有弘恭,中书令; 三国时吴有弘咨,曲阿人; 晋代有弘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瑣斥普

    读音:Suǒchìpǔ彝族姓氏。本氏族名,或以为姓。汉意指梨氏族,或谐汉意“梨”音而为单姓“李”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
  • 麗山

    读音:Líshān【源】 《归藏易》有丽山氏之子鼓(60,62,63)。《归藏》相传为《周易》前的古易。归藏卦以坤(䷁)为首,坤象征地,“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”,故名(84)。【变】 亦作

  • 馬夭

    读音:Mǎyāo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《总论·改氏》 载: “马夭氏改为马官氏。”(按: “马夭”,疑乃 “马矢”之误。矢、夭形近而讹;马官氏,当为马宫氏之误。汉代有马

  • 读音:Hé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国臧孙纥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②北魏时纥单氏改为纥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60)。然今《魏书》中无纥单氏(7,70)。又,北齐时纥奚氏改为纥(15,21)。【望】 永

  • 阿兹

    读音:A-zī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蒋你家支(375)。

  • 冲薩

    读音:Chōngsà【综】 裕固族姓。属罗儿家部落,世居甘肃肃南康乐区,清末民初改用汉姓孔(198)。裕固族姓氏。或称 “孔萨”,本为地名,以地名族,以族命氏。后或改单姓“孔”,盖取“孔萨”之

  • 读音:Guì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贵姓何来·古今姓氏表》(77)。《中国姓氏辞典》据《贵姓何来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道其详。(按:鳜,鱼名,生活在淡水中,口大鳞细,肉味鲜美,也叫桂鱼、花鲫鱼。疑

  • 玉圖墨

    读音:Yùtúmò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哈达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哈达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读音:chén【源】 ①或系沈(音Chen)氏所改,因沈、沉原为同一字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②朝鲜族姓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山西平陆(298)、陕西城固(383)、江苏、吉林延吉等

  • 博史

    读音:Bóshǐ【综】 彝族姓。四川盐边、云南大姚等地均有此姓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