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
【源】 春秋时卫大夫三抗之后有抗氏,见《风俗通》(1)。【变】 后改为杭氏(62)。【望】 丹阳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抗徐,东汉时丹阳人,历官长沙太守、中郎将,封乌程东乡候,迁泰山都尉(1,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,今河北之尚义、河南之卢氏、山西之太原、陕西之韩城、湖北之利川、云南之邱北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土家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望出丹阳。
后汉有抗徐,泰山都尉。
【源】 春秋时卫大夫三抗之后有抗氏,见《风俗通》(1)。【变】 后改为杭氏(62)。【望】 丹阳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抗徐,东汉时丹阳人,历官长沙太守、中郎将,封乌程东乡候,迁泰山都尉(1,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,今河北之尚义、河南之卢氏、山西之太原、陕西之韩城、湖北之利川、云南之邱北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土家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望出丹阳。
后汉有抗徐,泰山都尉。
读音:Qǐlián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《姓氏考略》据《西秦录》注云: “即出连氏。”《西秦录》有丞相乞连·出都。
读音:Guìqítè【综】清正白旗满洲委前锋雅绷阿之妻为桂齐特氏(260)。
读音:Xù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江苏武进(314)、山东淄博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南之卢氏县有分布。此姓系卢氏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iālǔ【综】 元时姓。元世祖时有迦鲁纳答思,畏吾儿人,通天竺教与诸国语(21,57,60)。元代畏吾儿(今译作“维吾尔”) 族姓氏。元世祖时有迦钱·纳答思,通天竺教及诸国语。《元史》
读音:chì【音】 又音棘(Jì)(1,21,60)。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勑〕(16)。【望】 辽东(12,17,60,418)。【布】 广西都安(288)、浙江开化(310)、
读音:Guōbāolè【综】 鄂温克族姓。汉姓为郭(192)。似即清满洲八旗姓郭博勒氏之异译。
读音:Yèsùbù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旺札卜〕(24)。【望】 陇西(71)。
读音:Bóěrjìsī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凡三派,出乌鲁特、克什克腾、察哈尔等地(23,6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散处乌噜特及克什克腾、察哈尔地方,乃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民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Ěrzhū【源】 羯族之姓,以地为氏。北魏尔朱羽健,登国初为领民酋长,率契胡(即羯胡)武士千七百人从驾平晋阳,定中心,论功拜散骑常侍,割北秀容三百里封之,世居尔朱川,因以为氏(11,1
读音:Qiú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