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fěi

【音】 旧音(Fēi)(84)。【源】 系自嬴姓。春秋时秦鍼(颛顼帝裔孙)奔晋,封于裴中为裴君,六世陵迁于解为解君,后有裴氏、��氏、斐氏、匪氏、垒氏、解氏、履氏,见《氏族源流》(21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)。【变】 一作〔猆〕(6,60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余姚(389)、萧山(209)、甘肃永昌(392)、山东沂水(332)、台湾(64,68,261)、江苏常州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斐豹,春秋时晋人(11,21)。斐旻,明时福建崇安人,颖敏博学,任江西佥事(21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通海有分布。《汉语大字典》注引 《集韵》为“匪微切”,“斐,姓也。《春秋》传: ‘晋有斐豹’。”斐豹,或作猆豹,奜豹,是斐,或与奜、奜通; 又与棐、裴或通。郑地。居者以地为氏。

今多音fěi,亦现行姓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扎穆爾

    读音:Zhāmùěr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大凌河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大凌河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读音:mèng吴后有梦氏。(见《路史》)曹公孙封于梦,以邑为氏。(见《姓源》)。梦仲才,万安人,绍定进士。(见《奇姓通》)

  • 读音:gù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2,15)。汉时丁零人有此姓,见《通鉴》(242)。丁零,古族名,汉时主要分布于今贝加尔湖以南地区,至南北朝时逐渐与其它民族融合,留在漠北的大部分丁零,《晋书》

  • 读音:nì【音】 亦音Nèi(86)。【源】 见《姓氏急就篇》(11,25)及《广韵》(11,239)。【望】 平原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集韵》云:

  • 察里吉歹

    读音:Chálǐjí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·氏族略》收载,《续通志·氏族》 译作“彻尔吉达”。

  • 东丘

    读音:dōng qiū以所居为氏。剡县人有东丘姓。(见《姓苑》)

  • 读音:Fù傅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地名为姓氏,傅说的后裔。商高宗武丁在位时国势衰微,于傅岩(今山西平陆东南)找到傅说帮助武丁兴国,修政行德,使天下大治。后世子孙以居地为姓,形成傅姓。二是以

  • 陈留

    读音:chén liú陈留,姬姓国,因以为氏。(见《英贤传》)

  • 賀干

    读音:Hèbágān【源】出《魏书》(7,9)。

  • 读音:Zhá【综】 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台湾桃园、澎湖(64,68,261)、甘肃岷县、新疆疏附(62)、内蒙古东苏旗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新疆之布尔津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