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ī

【源】 ①夏王桀蔽于斯观,见《荀子》(21),当为斯氏之祖。②蜀之西南夷种有斯氏,遂以为姓,见《通鉴》胡三省注(17,60,62)。③蒙古族姓(369)。【望】 东阳、渤海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尤以浙江多此姓。【人】 斯禽,春秋时秦尉(11,17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,分布颇广: 今上海之松江,浙江之椒江,云南之泸水,四川之通江、合江,湖北之武昌,辽宁之清原,山西之大同,陕西之韩城,新疆之布尔津等地均有。汉族、彝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云: “ 《姓苑》 云: 吴人。《吴志》: 剡县史(按: ‘史’,或作 ‘吏’) 斯从。望出东阳与勃海。《南齐书》: 东阳郡有斯氏。” ② 《姓氏考略》 据 《通鉴·胡注》 注云: “蜀之西南夷种。遂以为姓。”

三国时吴有斯敦; 宋代有斯泽,知南康军; 明代有斯干,长沙通判; 又有斯正,嘉靖举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Xián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【布】 台湾桃园(64,68,261)、北京、河北迁安、内蒙古等地均有此姓。《汉语大字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正字通》云: “伭,姓。《

  • 答魯乃蠻

    读音:Dálǔ'nǎimán【源】 元时蒙古人姓(57)。系乃蛮氏之分支。【变】 亦作〔达鲁乃蛮〕(399)、〔达兰柰曼〕(24)。【人】 普化帖木儿(一作布哈特穆尔),答鲁乃蛮氏,元至正中累官福建行

  • 读音:Jiā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此姓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

  • 读音:Tī【源】 见《晋书》(7)及《奇姓通》(20)。【人】 梯君,西秦乞伏炽磐之建威将军(7,24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西秦有梯君, 建威将军

  • 納木都魯

    读音:Nàmùdūlǔ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或为女真族姓氏,乃金代女真之白姓。清代满族亦有此姓,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注引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云: “满族姓。清初镶红旗副

  • 读音:Huān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觿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以地名为姓氏。酄,春秋鲁国下邑。地在今山东肥城县西。”《集韵》:“‘酄’, 或作‘��’, 通作‘驩’。”《正

  • 读音:Liè【源】①犬戎之姓(7,9,11,17,60)。犬戎为古西戎种族名,其聚居地在今陕西凤翔北。②唐贞观中所定坻丘六姓中,其一曰獦氏,见《太平寰宇记》(7,60,62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

  • 阿步干

    读音:ā bù gān与“阿伏干”同。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即阿伏干氏。”其注“阿伏干”云: “代北人姓,后改为阿氏。见 《魏书·官氏志》。一作 ‘阿薄

  • 读音:liù【源】 系自己姓。古有飂国(故城在今河南固始东南蓼城岗),国君飂叔安之后,以国为氏(7,11,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飀(17)。【望】 巨鹿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

  • 读音:Diāo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(按:“琱”为“雕”之俗体,亦即雕氏,疑亦为雕姓之分族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