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東方

東方

读音:Dōngfāng

【源】 相传为伏羲之后,帝出于震,位主东方,子孙因氏焉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7,21,60)。【望】平原(17,418),济南(21)。【布】山东惠民(382)、台湾台北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东方朔,汉时平原厌次人,太中大夫(21)。东方正,明时栖霞人,洪武中任石屏州知州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复姓。今北京、山西之太原、长治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引《风俗通》 云: “伏羲之后。帝出于震位,主东方,子孙因氏焉。” 归 “以地为氏” 之列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或以为出女娲”。女娲,上古帝。传说为人类之祖; 一说 “伏羲同母女弟,尝炼五色石以补天,断鳌足以立四极,杀黑龙以济冀州,积芦灰以止淫水。”③或为他姓所改。《姓氏考略》 载: “东方朔始明而生,因以为姓。(按: 东方朔父姓张,名夷,字少平(或云名平),母田氏。朔以东方为姓,其说不一,见《洞冥记》、《列仙传》、《时镜新书》。) 又,王充 《论衡》 云: “朔姓金氏,改姓东方。”

唐代有东方·显、东方虬; 宋代有东方·辛; 明代有东方·正,石屏知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Jiá【源】 见《续文献通考》(63)、《直音》(2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万姓统谱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gē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或为歌滥、歌逻、歌咄施等姓所改(62)。【布】 河南潢川有此姓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;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亦收,未

  • 俄托

    读音:Étuō锡伯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 收载。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Shé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7)。【布】 台湾(64,68,261)、河北无极、河南宁陵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辽宁之清原,河北之尚义、景县,山东之平邑、东

  • 安平

    读音:ān píng【源】 战国时齐将军田单封安平君(故城在今河北安平),因氏(6,12,60)。【望】 安平(17,418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元和姓纂

  • 弊耶伽羅

    读音:Bìyējiāluó【综】 隋时高僧达摩笈多,南贤豆(即南印度)罗啰国人,刹帝利种姓,俗姓弊耶伽罗,后改名法密。文帝时入京城,令住兴善寺翻经。炀帝立,于上林园中置翻经馆(61)。《姓氏词典》 据

  • 蔣佳

    读音:Jiǎngjiā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盖州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后改为蒋氏(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盖州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后改为单姓

  • 术要

    读音:Zhúyāo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“术甲” 云: “金姓,一作 ‘术要’,望出彭城。”

  • 阳城

    读音:yáng chéng以所封邑为氏。汉世多此姓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▲<汉>阳城延,军匠,封梧侯。

  • 將梁

    读音:Jiāngliáng【源】 嬴姓之后分封,以国为姓,有将梁氏,见《史记》(7,9,12,17,60)。一说,秦仲封于襄,少子康封于夏阳,其后有将良氏(19,21)。良即梁。【变】一作〔将良〕(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