栒櫟
读音:Xúnlì
【源】晋时南部林邑国王范文之子燮之采邑,后有栒栎氏(17,62,63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并注此音; 《姓氏词典》则音xúnyuè,其引 《姓解》注云: “以采邑为姓氏,源于士姓。晋范文子采邑,因氏。”或氏栒、氏栎。
【源】晋时南部林邑国王范文之子燮之采邑,后有栒栎氏(17,62,63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并注此音; 《姓氏词典》则音xúnyuè,其引 《姓解》注云: “以采邑为姓氏,源于士姓。晋范文子采邑,因氏。”或氏栒、氏栎。
读音:Fénmào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。其注“棼冒”据《战国策·补》 云: “楚之同姓。即蚡冒。”(按: 或作芬冒、棼冒,春秋时楚君熊眗字蚡冒,其后或以祖上之字为氏。)
读音:Xiá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唐书》收载。其注称: “唐有黠戛斯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Línjiān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固楞泰之妻为林间氏(260)。
读音:Bó’ěrjìhù’ěr【综】 清驻防索伦正蓝旗(世居打牲地)、驻防巴尔虎镶红旗(世居呼伦贝尔)中均有博尔济呼尔氏(259,260)。
读音:wǔ【源】 ①春秋时楚公族有仵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②明时凤阳仵璪,原姓午,初为英山县令,后寻迁翰林学士,赐姓仵,官至文华殿大学士(62)。【望】 魏郡、襄阳(7,17,21,418)。
读音:Yángtóng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读音:Zuó/Tzwo,Dzwo【源】见《姓觿》(17,62)。 【变】一作稓(17)。《广韵》作䎰(86)。 【望】蜀郡(17,418)。
读音:Póshí《姓氏考略》 引 《隋书》 收载,“隋有婆实特勒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dòng见《姓苑》。▲〈明〉栋成,滕县人,吴州左长卫中所副千户。
读音:Diāo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(按:“琱”为“雕”之俗体,亦即雕氏,疑亦为雕姓之分族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