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tóng

【源】①相传为黄帝时桐君之后(60,62)。②殷王支庶之后,见《世本》。春秋时有桐国(故城在今安徽桐城北),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(7,17,60)。 【望】天台(17,418)。 【布】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东川(380)、河南扶沟(281)、淮阳(299)、山西平陆(298)、代县(335)、河北隆化(344)、台湾屏东(64,68,261)、江苏新沂、甘肃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桐夫,宋时汉川人,嘉定进士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 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景县、获鹿,山西之长治,临汾、忻州、运城,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 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补遗·以国为氏》 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曰: “出自春秋桐国之后。其地汉桐乡,——宋舒州桐城是也。鲁定二年楚灭桐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 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黄帝时桐君之后。” 郑樵据 《神仙传》 注云:“桐君为庐 (或作 ‘炉’),著《药录》,白日升仙。”

古仙人有桐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蠻歹

    读音:Mándǎi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蛮歹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玛勒岱〕(24)。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

  • 鈆陵

    读音:Yánlíng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据 《姓解》注云: “即铅陵。”

  • 读音:Tán/Tarn【源】 系自嬴姓。春秋时谭国之后,又有覃氏、谈氏、倓氏等(19,21)。

  • 俄牟

    读音:Émù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他。

  • 石脚

    读音:Shíjiǎo珞巴族姓氏。出自苏龙部落,母系氏族。以 (氏)族为氏。图腾为竹屑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 收载。未详其他。

  • 吴福

    读音:Wúfú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收载。其注称: “宋有吴福·圣腊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鬬班

    读音:Dòubān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楚文王时若敖之裔孙申公斗班之后,见《世本》(4,6,7,12,17)。

  • 㜑羅門

    读音:Póluómén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据《姓觿》称: “即婆罗门氏。”请参见“婆罗门”条。

  • 苗佳

    读音:Miáojiā【综】 清正红旗满洲步甲广德之妻为苗佳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Shè【音】 叶氏有Yè,Shè二音。参见叶(Shè)姓。【源】 ①春秋时楚国沈诸梁食采于叶(故城在今河南叶县南30里),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60)。②西汉时日南郡(在今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