櫟
【音】 栎氏有荔(Lì)、岳(Yuè)二音。且源出不同,参见栎(Yuè)姓。【源】 ①栎,春秋时郑邑(故城在今河南禹县),因氏(91)。②晋时林邑国(故城在今越南南部)王之子燮,受邑栒栎,其后有栒氏、栎氏(8,60,62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
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并注此音;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范文子燮,能穆宗族,受邑栒栎,故有栒氏、栎氏。”范文子,春秋时晋景公大夫士燮; 栒、栎,晋邑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现代罕见姓。”
一音yuè,亦姓。
【音】 栎氏有荔(Lì)、岳(Yuè)二音。且源出不同,参见栎(Yuè)姓。【源】 ①栎,春秋时郑邑(故城在今河南禹县),因氏(91)。②晋时林邑国(故城在今越南南部)王之子燮,受邑栒栎,其后有栒氏、栎氏(8,60,62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
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并注此音;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范文子燮,能穆宗族,受邑栒栎,故有栒氏、栎氏。”范文子,春秋时晋景公大夫士燮; 栒、栎,晋邑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现代罕见姓。”
一音yuè,亦姓。
读音:bǎo宝氏,见《姓苑》。宝篆庆,元人,皇祐进士。(见《奇姓通》)▲〈元〉宝鲁,高平人,中书省检校官。
读音:Yúnyáng【源】 古有云阳氏,见《路史》(8)。云阳,古之仙人姓氏,因以名山,见《遁甲经》(60,62)。云阳(故址在今山东曲阜西北),地名,少昊金天氏死后葬于云阳,因号云阳氏,见《帝王世纪
读音:Fǔ【源】 以器为氏,如砚氏、釜氏、杯氏之类(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据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收载。注云: “以器具为姓氏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 注“鬴”据《纂要》
读音:Yǎ’ěrhú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三等侍卫来住民之妻为雅尔胡氏(260)。
读音:Nǎo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吴川有分布。此姓系吴川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Mùkètú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叶赫(23,63,180,260)。【人】清世祖庶妃穆克图氏(72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叶赫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wǔ【布】 见《姓苑》(21,24)。春秋时楚公子午之后有午氏(60,62)。 【源】浙江萧山(209)、河北卢龙(289)、江西丰城(357)、萍乡(371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、
读音:Wú吴姓的起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出于姬姓。周武王封仲雍的曾孙于吴(今江苏苏州一带), 建立吴国, 其后代遂以国名为姓氏。二是上古时已有吴姓, 这一说法比较复杂, 如说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, 因“虞”
读音:sī gōng【源】 周大夫司工錡之后,以官为氏(6,11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周宣王时司工锜,因官氏焉。” 司工,即“司空”,主掌
读音:Mǎlāsīlāxī'ān高山族姓氏。为台湾高山族之布嫩人姓。本意为 “磨刀霍霍”之意。此以 (战)事为氏。相传布嫩人打败泰雅尔人,有人主张血洗村里的妇婴,遭到布嫩头目反对。头目磨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