溥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②清室爱新觉罗氏后裔,以名为姓(62,63)。【布】江苏启东(311)、辽宁沈阳(62)、台湾新竹、高雄、台北、屏东(68,261)、山东垦利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溥儒,近代名画家(62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茯鹿,山西之太原、忻州,陕西之韩城,贵州之普安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,《中文大字典》引《姓录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②清室爱新觉罗氏后裔,以名为姓(62,63)。【布】江苏启东(311)、辽宁沈阳(62)、台湾新竹、高雄、台北、屏东(68,261)、山东垦利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溥儒,近代名画家(62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茯鹿,山西之太原、忻州,陕西之韩城,贵州之普安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,《中文大字典》引《姓录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Tùlài【综】 代北姓。后改为就氏(12,27,44,60)。亦作〔菟颊〕(7),〔寃赖〕(17,27),均误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后改为单姓“就”。
读音:Bēn贲姓主要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春秋时鲁国有县贲父,其后代取贲字作为姓,成贲氏。当代贲氏主要在安徽、湖北、辽宁、广西、甘肃等地有少量分布。贲姓历史人物有贲赫,汉代著名将军。当年揭发英布反叛
读音:Shū【源】本作疏,至汉时始分为二姓(62)。 【望】兰陵(17,418),长安(21,60)。 【变】一作〔踈〕(91,418)。 【布】江西弋阳(329)、台湾高雄(68,261)等地均有此
读音:Jízì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斯俄斯你家支(375)。
读音:xī guō【源】 ①姓有东门、西郭、南宫、北郭,皆因所居为氏,见《潜夫论》(17)。齐公族有西郭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齐有隐者居西郭,因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17,21,60)。②周武王封其
读音:sì nú【综】 北魏时改俟奴氏为俟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2,2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后改为单姓俟氏。
读音:gū【源】 ①姬姓之后有觚氏(60,62,63)。②鹑觚,汉置县(故城在今甘肃灵台)(21,60,62)。又,辽西有觚竹城(即孤竹,故城在今河北卢龙南)(21)。或以地为氏。③一说,即孤氏(91
读音:Bǐshǐ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丁惹家支,又称沙玛(375),
读音:Dì【源】 本铜鞮氏,避事改为遆氏(12,60)、蹄氏(6,10,63)。【望】 冯翊(17,418)。【布】 山西平陆(298)、河南巩县(380)、台湾台北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
读音:Túluólǔ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喀喇沁(23,63)。【人】 图罗鲁特图萨图,清正蓝旗人,世居喀喇沁,从征吴三桂有功,授云骑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