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汉、苗(205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布】云南镇雄(331)、四川筠连(205)、台湾彰化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陕西之韩城,甘肃之舟曲,云南之河口、马关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; 《辞海》亦载。未详其源。
汉代有灰虯。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汉、苗(205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布】云南镇雄(331)、四川筠连(205)、台湾彰化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陕西之韩城,甘肃之舟曲,云南之河口、马关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; 《辞海》亦载。未详其源。
汉代有灰虯。
读音:Zhú’erchìtáiwǔyòu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
读音:Jué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大陆北方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。其注云:“罕见姓,现代北方有(此姓)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ruò gān【源】 若干为漠北地区鲜卑族部落,以部为氏(70,78)。其先与魏俱起,以国为姓(6,12,17,27,60)。【变】 ①北魏时改为若氏,一说,改为苟氏,见《魏书》(7,27,60
读音:Fǎ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广东高州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、天津之武清、山东之东平、山西之运城、新疆之布尔津等地有分布。《姓氏词典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Gǎiháo【综】云南碧江地区白族以鸡为原始图腾之氏族,白语称鸡为〔介耻〕(138)。云南碧江地区白族之鸡氏族则称盖豪(139)。
读音:Túěrtǎl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黑龙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读音:gōng rǎn【源】 春秋时鲁叔仲氏之家臣公冉务人之后(7,17,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姓源韵谱》 云: “鲁公冉务人之后。”公冉
读音:mò lù zhēn与“没路真”同。万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有载,其注 “没路真”云:“代北姓。后改为路氏。一作 ‘没鹿真’,又作 ‘末路真’。”
读音:Hǎdájí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哈答吉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哈塔锦〕(24)。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
读音:tóng chéng【源】 系自姒姓。夏禹之后分封,以国为姓有彤城氏(11,17,21,60)。【变】 一作肜城(62),亦作〔彤成〕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