狨
【源】 见《海篇》与《直音》(15,21)。【布】 浙江余姚有此姓(389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馀姚有分布。《中文大字典》亦收载,其注引《万姓统谱》云:“狨,出《海篇直音》。”
或音sōng,《汉语大字典》称:“‘狨’,为‘绒’字之误。”
【源】 见《海篇》与《直音》(15,21)。【布】 浙江余姚有此姓(389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馀姚有分布。《中文大字典》亦收载,其注引《万姓统谱》云:“狨,出《海篇直音》。”
或音sōng,《汉语大字典》称:“‘狨’,为‘绒’字之误。”
读音:Zhèngxiāo【综】 当由郑、萧两单姓合成。原藉福建晋江。今台湾有此姓(236)。
读音:Luó【源】 ①颛顼帝之子祝融之后,妘姓,受封于罗(故城在今湖北宜城西10公里罗川城),后徙枝江,为楚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(7,9,11,12,17)。一说,春秋时罗国与楚国同姓,子爵熊姓,后灭于
读音:kē【源】 见《正字通》(62)。【布】 上海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苛异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15,21,24)。苛异,见《印薮》。
读音:Guā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平度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平度市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(按: 倌,古代下级小官,疑以官为氏; 或为官氏之别族。)
读音:Pàoqì【综】 景颇族姓。世居云南潞西三台山,汉姓为戚(168)。
读音:Sōu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有载,其注“鄋满”云:“历史上的复姓,一作‘鄋瞒’,单称‘鄋’,春秋时长狄族的一支。后为齐国所灭,其后因以为氏。”《汉语大字典》亦注:“(鄋),
读音:Pèi/Pey【综】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Kuāěrdá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哈达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夸尔达〕(180,260)。②清满洲镶白旗中有侉尔岱氏(259),〔侉尔岱〕似即夸尔达之异译。清代满族
读音:ā shǐ nā【源】 夏氏之裔,居兜牟山,北人呼为突厥窟,历魏晋十代为君。后属蠕蠕,阿史那最为首领;后周末,遂灭蠕蠕,霸疆北土,盖百余年。至隋时,突厥可汗处罗、苏尼失等归化,号阿史那,至唐开元
读音:Yíhé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