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Mó

【源】 ①陈本命伐磨,见《逸周书》。��、商时侯国,见《路史》。��、磨通,是以国为氏(60)。②壮族姓(108)。【布】广西、广东多此姓。浙江余姚(389)、内蒙古乌审旗(369)、新疆伊吾(370)、台湾(64,68,261)、贵州赤水(442)等地亦有此姓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阳泉,湖北之利川,浙江之馀姚,广东之吴川,广西之田林、武宣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土家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云:“《逸周书》 ‘陈本命伐磨。’ 《路史·国名记》: ‘��,商时侯国。’��、磨通。 是以国为氏。”

宋代有磨毡角; 元代有磨延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泠州

    读音:líng zhōu【综】 相传为周景王时泠州鸠之后(6,7,12)。然宋邓名世与清张澍均认为州鸠为周景王伶人,泠州非复姓,后世亦无此姓(7,26)。但,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中有泠州氏(63)。

  • 读音:kuáng【源】 ①黄帝之后狂犬,任姓,后分有狂氏,见《潜夫论》(60)。又,黄帝时有狂屈竖,则轩辕时已有狂氏(60,62)。②古有狂国,见《郡国志》(17)。以国为氏。③春秋时宋大夫狂交之后,

  • 鬭强

    读音:Dòuqiáng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 其注云: “即鬭强氏。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源于芈姓。” 《姓源》 云:“若敖之子鬭强为楚文王大夫, 因氏(《姓解》)。”

  • 薛尚

    读音:Xuēshàng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唐书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唐有薛尚悉曩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Yīng【源】系自姬姓。周武王第四子封于应,为侯国,在汝州叶县(故城在今河南叶县),其后以国为氏(7,9,12,17,60)。 【望】颍川、汝南(17,21,418)。 【布】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

  • 朶石

    读音:Duǒshí景颇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收载,后或改单姓“石”,盖取“朵石”末音谐“石”而得。

  • 读音:Nà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7,9,12,15,60)。②西夏人姓(240)。③清时甘肃西宁县(即今青海西宁)土司,为纳沙密西番人,后以纳为氏,世居纳家庄(72)。④元时赛典赤瞻思丁之子纳速剌丁官

  • 司徒

    读音:Sītú司徒姓主要是来自官名,古朝廷设有司徒官,为六卿之一,称为地官大司徒,职位相当于宰相。后发展成为姓氏。司徒姓早期主要活动于中原地区,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河北地区。司徒姓历史人物有司徒映,唐

  • 少典

    读音:Shàodiǎn【源】 相传黄帝之父大丛所封之国,国号为少典,其后以国号为氏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、《姓氏词典》 俱予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词典》 注引《

  • 寧塔

    读音:Níngtǎ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前锋法保之妻为宁塔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