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xī
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 ②傣族姓(164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云南(164)、四川成都、北京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黑龙江之嫩江县,山西之太原、长治,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战国时有稀写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百里

    读音:Bǎi lǐ百里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源自百里奚之后。二是源自地名。周朝时虞国有人入秦,后被封于百里邑,其后人遂以邑名为姓。百里姓望居在新蔡郡(河南新蔡一带)、京兆郡(陕西西安以东至华

  • 哈魯歹

    读音:Hàlǔdǎi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

  • 读音:Yáo姚姓的来源主要有三。一是以地名为姓氏。传说舜因生在姚墟,其后世子孙便以该地为姓氏,称为姚氏。二是出自子姓。相传春秋时有姚国,是商族的后代,他们便以国为氏,称为姚氏。三是源自其他民族

  • 烏質

    读音:Wūzhì【源】 突厥酋长有乌质氏(60,62,63)。历史上突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突厥酋长有乌质氏。”

  • 渾阿

    读音:Hún'ē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,“唐有浑阿贪支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Jì计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源自姒姓,为大禹的后代。二是以地名为姓氏,西周初年,周武王封少昊之后于莒,建都计斤,王族后裔以祖上建都地命姓为计。三是源自官职名称。西周时期设六计,负责

  • 陶朱

    读音:Táozhū【源】 春秋时越国丞相范蠡归相印后,行止于陶、自谓陶朱公,见《史记·越世家》(21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史记·越世家》 云: “范蠡归相印,尽

  • 读音:Yó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3)。

  • 司褐

    读音:sī hè【综】 周时有司褐拘,见《汉书·古今人物表》。又,春秋时楚灵王大夫司褐扶,见《韩非子》(12)。司褐氏始此(60,62),《元和姓纂》作〔司揭〕(6),误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

  • 烏朱

    读音:Wūzhū【综】 柔然部姓,《北史》有乌朱贺赖(17,62)。柔然,古族名,亦称蠕蠕,源于东胡,北魏时建立柔然国,酋长社仑称丘豆伐可汗,西魏废帝元年并入突厥。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