粘合
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60,71)。当系粘割氏之异译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【变】 即粘割氏(71)。亦作粘葛(60,62)。【人】 粘合重山,金源郡贵族,元时累官至左丞相、太尉,封魏国公(21,56)。粘合南合,元时汤阴人,女真人,重山子,初官江淮安抚使,至元元年入为中书平章(21,397,399)。
金代女真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即 ‘粘葛’。金姓。元有粘合·重山,为金源贵族。”
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60,71)。当系粘割氏之异译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【变】 即粘割氏(71)。亦作粘葛(60,62)。【人】 粘合重山,金源郡贵族,元时累官至左丞相、太尉,封魏国公(21,56)。粘合南合,元时汤阴人,女真人,重山子,初官江淮安抚使,至元元年入为中书平章(21,397,399)。
金代女真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即 ‘粘葛’。金姓。元有粘合·重山,为金源贵族。”
读音:Xīkètèhū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牧丁盟额之妻为西克特呼氏(260)。
读音:Nài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,60,62)。【布】四川德昌(333)、浙江上虞(279)、贵州黎平(358)、台湾台南、高雄(68,261)、北京通县、河北香河(62)、大厂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
读音:Duò/Duoh,Dw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
读音:Guōěrlásī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三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郭尔罗斯”。
读音:Gǔpǐ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,240)。
读音:Cháhǎzhāláér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,元太祖成吉思汗时有搠阿,姓此氏。”
读音:huán出楚环列之尹,后以为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环氏,楚有环列之尹,子孙氏焉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官为氏》)
读音:Gégé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黑龙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jìng【源】 ①战国时齐威王少子田婴封于薛(故城在今山东滕县南),号靖郭君,其后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1,12,15)。②单,春秋时小国,周畿内国,故城在今河南孟津东南。单靖公之后
读音:qīn亲,周有亲弗,汉亲肥、亲宋。(见《正字通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