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Niǎoyù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《通志》云: “伯益佐尧,有养鸟兽之功,赐氏鸟浴。”查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技为氏》有“烏(乌)浴”氏,其注云:“伯益佐尧有养鸟兽之功,赐氏
读音:zhù zōng【源】 祝融氏之后,见《姓苑》(17,60,62)及《路史》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,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姓苑》注云: “祝融之后。”
读音:liáo宋微子后。(见《路史》)
读音:Xílǔ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席鲁特,地名,以地为氏(23)。世居科尔沁(23,63)。【变】 清蒙古正白旗,驻防杭州蒙古正白旗中均有西鲁特氏(61,72,256),蒙古正白旗、满洲正红旗有
读音:zhòu齐大夫食邑于昼,因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
读音:Gǔlì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。其注称:“唐有骨力裴罗”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Lǎjiàng阿昌族姓氏。今云南之潞西有分布。原意为“篮子”,后或改汉姓“们”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阿昌族》有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Yǐ【源】 即蛾氏(60,62)。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望】 河东(60,62)。【布】 台湾(64,68,261)、广东普宁(355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蚁逢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
读音:Qiā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0,62)。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毛伯迁之后,以名为氏(15,60,62)。【望】 圯桥(17,418)。【布】 河南温县(284)、山东沂水(332)、台湾宜兰、台北(
读音:gǔ lún jīng gǔ sī回纥九姓,九曰骨厪骨思。(见《路史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