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mǐ

【源】 ①出自古帝颛顼之后。颛顼帝之曾孙吴回为祝融,是为火正,吴回生陆终,陆终之第六子曰季连,为芈姓,楚其后也。周文王时季连苗裔鬻熊佐文王有功,成王举文武勤劳之后,封其曾孙熊绎于荆蛮,食以子男之田,赐姓芈氏,以奉祝融鬻熊之祀,国于丹阳,其地南郡枝江(故城在今湖北枝江东)是也(6,7,9,11,60)。②湘西苗族龙姓中包涵有芈等小姓(116)。【变】 ①后有改姓魏氏者(62)。②一作芊(418)。【望】 江陵(17,418)。【望】 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、湖南(116)、江西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芈婴,春秋时齐人,著有《芈子》十七篇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黄骅、山西之朔州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。其注云: “楚姓也。陆终之子季连之后也,是为芈姓。周文王时,季连苗裔鬻熊为文王师,事成王,成王举文王劳臣,封其裔子于丹阳,是为楚国。汉初,楚怀王孙羋心,项羽封为楚怀王,后为义帝。或云: “三代之时,男子未尝称姓,支庶未尝称国,秦灭六国,诸侯子孙皆为民庶,故或以国,或以姓为氏,所以楚之子孙可称楚,亦可称芈。”

战国时秦有芈戎,齐有羋婴; 唐代有芈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公士

    读音:gōng shì【源】 古爵名,久居此爵位者子孙氏焉(6,12,17,60)。春秋时秦国商鞅变法,制定二十等爵位,第一级、即最低级为公士。【望】 汲郡(418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

  • 读音:yù【源】 ①殷汤之后有御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 ②《周礼》有御人(官名),其后以官为氏(6,7,12,15,60)。 ③鲁有御邑大夫御叔,当以邑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0)。御邑,故城在河

  • 读音:yà周公族之后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读音:Cái【源】 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86)。【人】 劖般,春秋时宋大夫,见《杨升庵集》(21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希姓录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云: “春秋时宋大夫有劖般。” 《汉语大字典

  • 读音:Yí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9,11,12,17,60)。即圁姓(60,61)。 【变】一作〔訔〕(17)。 【望】广平(12,17,418)。 【布】台湾屏东(64)、四川安县(322)、云南镇雄

  • 鄂莫多克

    读音:mòduōkè【综】 清镶黄旗蒙古马甲颇廉之妻为鄂莫多克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guǐ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癸公之后,见《姓苑》(7,9,12,17,60)。②癸比氏之后(60,63)。 【望】 齐郡(17,418)。 【人】 癸仲,宋时知严州军(21,24)。现行罕

  • 烏訥穆爾

    读音:Wū'nèmùěr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萨喇穆(23,63)。【人】 乌讷穆尔阿齐图鲁,清蒙古镶白旗人,世居萨喇穆鲁,顺治初从征山西、四川、广东有功,加授二等轻车都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

  • 读音:zǔ周后有组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鍾拉

    读音:Zhōnglā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狄俄咪安家支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