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Shēn

莘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据说祝融之后分为八姓,莘为其中之一。二是古有莘国,商汤就娶了有莘氏的女儿,其后代就以莘为姓氏。

今山东、四川、安徽、浙江是莘氏族人主要的分布区域。

莘姓历史人物有莘野,明人。任枣强知县期间,他体贴百姓,为民做主,深得百姓爱戴,被称为“贤县令”。

莘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九十位。


【音】今亦音辛(Xīn)。 【源】①祝融之后分为八姓,己、秃、彭、姜、妘、曹、斯、莘(一说为芈),见《潜夫论》(60,62)。②武阳莘氏,出自姒姓。夏启封其少子于莘(即有莘氏,故城在今陕西合阳东南),其后以国为氏(4,6,7,11,17)。③古有莘国。鲧纳有莘氏之女,生禹,此莘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北。晋侯登有莘之墟以观师,此莘故城在今河南陈留东北。有神降于莘,此为春秋虢地,此莘故城在今河南陕县硖石镇西15里之莘原。后以地为氏(17)。 【望】天水(17,21,60,418)。 【布】安徽淮南(362)、辽宁辽中(293)、上海嘉定(351)、山西汾阳(278)、广西灵县(391)、内蒙古乌审旗(369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,河北万全(326)、蔚县、江苏南通等地均有此姓 【人】莘融,宋时钱塘人,举人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安徽之泾县、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据王符《潜夫论》 注云: “祝融之后分为八姓: 秃、彭、姜、妘、曹、斯、莘。” ②郑樵注云: “姒姓。夏后启(按: 即禹之子)封支子于莘,亦曰有莘氏,后世以国为氏。” (按: 古莘国有二: 其一在今陕西之韩城,旧郃阳东南。周文王妃太姒,即此国之女。《姓氏考略》 引 《后汉书·郡国志》云: “郃阳南有古莘国,汤妃有莘氏后。”)一在今河南开封东南,一说在今山东曹县北,也称有莘、有辛、有侁,商汤娶有莘氏女,即其国。③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唐书·辛替否传》 注云:“莘、辛音相近,莘氏即辛氏。”望出天水。

一音xīn,亦现行姓氏。

宋代有莘融,钱塘人,举进士; 明代有莘野,洪武初自明经为本县训导,升枣强县丞; 又有莘九经,安吉州学正; 清代有莘开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Yǒ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东肥城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谱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Qí/Chyi,Chi【源】 见《集韵》(86)。

  • 組佳

    读音:Zǔjiā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铁岭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后改为祖氏(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铁岭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后或改为单姓“祖”

  • 九庫塔

    读音:Jiǔkùtǎ《姓氏词典》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,其注云:“满族姓,清顺治时内大臣努山,姓此氏。”

  • 富塔臘

    读音:Fùtǎlà【综】 清满洲正白旗中有富塔腊氏(259)。

  • 樓季

    读音:Lóujì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穆侯庶子楼季之后,以名为氏(7,21,60)。②舜裔柏翳之后有楼季氏(60,62)。③春秋时晋侯之后有楼季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④古善御者造父之后,见《姓源

  • 读音:Bì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系竝姓分族。”未详其他。姑兼收。

  • 公言

    读音:Gōngyá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yīn【源】楚大夫闉舆罢之后(7,60,62)。【望】南郡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春秋时有闉舆罢,仕楚,为大夫,为吴子所囚。” 《左传·定

  • 梁彌

    读音:Liángmí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南北朝时有梁弥承。”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