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Lán

蓝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,一是以封地为姓氏,源于嬴姓。梁惠王三年,秦子向受命为蓝(即蓝田,今陕西蓝田县)君,他的后代遂以封邑地名为姓,称蓝姓。二是出自姓。楚国有贵族食采于蓝邑,其后代遂以蓝为姓氏。三是少数民族姓氏。今壮、满、瑶、回等民族中均有此姓。

蓝姓起源于今陕西蓝田,秦汉之际,主要繁衍于中山郡、东莞郡与汝南郡。汉魏之后,蓝姓逐渐播迁于黄河中下游诸省,并有南徙于安徽、湖北、江苏、浙江等地者。隋唐年间蓝姓大举南迁。宋元时期,蓝姓除繁盛于福建外,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四川都有蓝姓繁衍生息。明初,山西蓝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天津、北京、江苏等地。明中叶后,蓝姓有赴台湾者,此间亦有播迁云南、贵州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。今东北三省亦有蓝姓入居。如今,蓝姓尤以广西、广东等省为多。

蓝姓历史人物有蓝玉,明代名将,勇敢善战,积功甚多,被封为凉国公。后居功骄横,所为不法,为朱元璋所杀,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人。蓝瑛,明画家。以画为生。尤其擅长画山水,初师黄公望,后又师法郭熙、李唐以及米芾等,功力深厚。曾游历大江南北。其画笔墨爽劲疏宕,气势博大,画风苍秀;以石色写山石树木,而不勾勒,色彩浓丽夺目。亦能画花卉,兼工带写,颇富生趣。蓝瑛在明末影响很大,师承者甚众,为武林派之创始人,亦有人称其为浙派殿军。有《秋山红树图》《江皋话古图》等传世。

蓝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三十一位。


梁惠王三年,秦子向命为蓝君。(见《竹书纪年》) (按:即蓝田,子孙以地为氏》)

望出中山。《战国策》:中山大夫蓝诸。宋有尚书郎蓝承,端拱登科,天圣蓝昼。今望出东莞、汝南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
▲<宋>蓝继宗,南海人,邕州观察使。<明>蓝瑛,钱塘人,画家。<清>蓝涟,侯官人,诗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měi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布】 陕西长安(62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湖北武汉(91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每当时,见《印薮》(15,21)。每可荐

  • 卓津

    读音:Zhuōjīn【源】 ①元人姓。卓津系辽时部落,以部为氏(24)。②清满洲八旗仍有此姓,世居长白山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卓晋〕(260)。②清蒙古正黄旗中有卓金氏(26

  • 读音:Chēng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公族之后(17,60)。【望】 新山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四川德昌(333)、山东新泰(359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称忠、汉时新山侯,以捕得反者有

  • 东户

    读音:dōng hù东户季子家语,子思曰:东户季子之时道上雁行而不拾遗。(见《奇姓通》)

  • 悉怛

    读音:xī dá【源】 唐时吐蕃首领有姓悉怛者,见《旧唐书》(60,62,63)。历史上吐蕃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旧唐书》注云: “吐蕃首领有悉怛姓。”唐代有悉怛谋。

  • 蒲訶

    读音:Púhē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宋史》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称:“宋有蒲诃·粟立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牛枯

    读音:Niúkū现代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異奇斤

    读音:Yìqíjīn【源】 高车部十二姓中有异奇斤氏(11,27,44,60,70)。自谓炎帝之裔参卢之后(60)。【变】 ①亦作奇斤(27)。〔异其斤〕(8,17)。②后改为异氏(60,62)。历史

  • 读音:Shà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上海、福建之邵武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母邱

    读音:Mǔqiū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《姓源韵谱》注云: “以采邑为姓氏。春秋时齐大夫食邑,因氏。汉有母邱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