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Lán

蓝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,一是以封地为姓氏,源于嬴姓。梁惠王三年,秦子向受命为蓝(即蓝田,今陕西蓝田县)君,他的后代遂以封邑地名为姓,称蓝姓。二是出自姓。楚国有贵族食采于蓝邑,其后代遂以蓝为姓氏。三是少数民族姓氏。今壮、满、瑶、回等民族中均有此姓。

蓝姓起源于今陕西蓝田,秦汉之际,主要繁衍于中山郡、东莞郡与汝南郡。汉魏之后,蓝姓逐渐播迁于黄河中下游诸省,并有南徙于安徽、湖北、江苏、浙江等地者。隋唐年间蓝姓大举南迁。宋元时期,蓝姓除繁盛于福建外,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四川都有蓝姓繁衍生息。明初,山西蓝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天津、北京、江苏等地。明中叶后,蓝姓有赴台湾者,此间亦有播迁云南、贵州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。今东北三省亦有蓝姓入居。如今,蓝姓尤以广西、广东等省为多。

蓝姓历史人物有蓝玉,明代名将,勇敢善战,积功甚多,被封为凉国公。后居功骄横,所为不法,为朱元璋所杀,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人。蓝瑛,明画家。以画为生。尤其擅长画山水,初师黄公望,后又师法郭熙、李唐以及米芾等,功力深厚。曾游历大江南北。其画笔墨爽劲疏宕,气势博大,画风苍秀;以石色写山石树木,而不勾勒,色彩浓丽夺目。亦能画花卉,兼工带写,颇富生趣。蓝瑛在明末影响很大,师承者甚众,为武林派之创始人,亦有人称其为浙派殿军。有《秋山红树图》《江皋话古图》等传世。

蓝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三十一位。


梁惠王三年,秦子向命为蓝君。(见《竹书纪年》) (按:即蓝田,子孙以地为氏》)

望出中山。《战国策》:中山大夫蓝诸。宋有尚书郎蓝承,端拱登科,天圣蓝昼。今望出东莞、汝南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
▲<宋>蓝继宗,南海人,邕州观察使。<明>蓝瑛,钱塘人,画家。<清>蓝涟,侯官人,诗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黑蘇立

    读音:Hēisūlì【综】 清正红旗满洲马甲莫代之妻为黑苏立氏(260)。又,清正蓝旗满洲马甲苏尔泰之妻为黑苏勒氏,正蓝旗满洲领催拔里善之妻为合束里氏(260),〔黑苏勒〕、〔合束里〕等似均为黑苏立之

  • 读音:Tǐ/Tii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

  • 郭勒沁齊穆克

    读音:Guōlèqīnqímùkè【综】 清蒙古人姓。郭勒沁齐穆克特克慎,清蒙古正蓝旗人,嘉庆中历任库伦办事大臣、左都御史、礼部尚书(254)。

  • 申都

    读音:shēn dū【综】 即申徒氏,一作信都,见《楚汉春秋》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楚汉春秋》云: “即 ‘申徒氏’,一作 ‘信都’。”详见“申徒” 条。

  • 俟力戊

    读音:Sìlìwù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。其注“俟力伐” 云: “代北人姓,后改为鲍氏。‘伐’ 一作 ‘戊’; 一作 ‘代’。”盖伐、代、戊形近似而讹误。今中华书局标点本

  • 读音:An安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。古代安息国人或安国人来中国留居者,以安为姓氏。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三是少数民族姓氏。后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为安姓者。安息国的

  • 吾丘

    读音:wú qiū【音】 吾音虞(Yú)(12,21)。【源】 中山(春秋时国名,故城在今河北中部偏西)有吾丘氏,系以地为氏(6,60)。一说,吾丘即虞丘,亦作吴丘(17,60)。【望】 东郡(17,

  • 鄂濟

    读音:Èjì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九派,出叶赫、哈达、松花江、黑龙江、辉发、乌拉、吉林乌喇、尼马察、穆纳哈达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敖姓(180)。【人】 鄂济鄂

  • 读音:Zhá《姓氏词典》引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元有劄剌,明有劄实巴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吉瑟

    读音:Jísè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