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豆哇來
【综】 台湾土著姓。清道光六年,淡水厅下南庄,今苗栗南庄乡,赛夏族之原有姓, 豆 豆 哇 来 之 意 为 豆 类, 后 改 姓 豆(65)。
【综】 台湾土著姓。清道光六年,淡水厅下南庄,今苗栗南庄乡,赛夏族之原有姓, 豆 豆 哇 来 之 意 为 豆 类, 后 改 姓 豆(65)。
读音:ā wù dí【源】 唐时回纥九姓,其第五姓为阿勿嘀氏(17,60,62)。历史上回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《唐书》 回纥九姓,五曰阿勿嘀。”
读音:kōng xiàng【源】 ①春秋时宋公族中有空相氏,见《路史》(12,17,21,60)。 ②为空桐之讹,犹相里讹为桐里也,见张澍《姓氏五书注》(60,62)。【人】 空相机,晋惠帝时人(7,
读音:jù fēng【源】 春秋时郑公子具,食采于开封,因氏(6,7,60)。【变】 一作封具(60)。【人】 具封狐人,春秋时郑大夫(6,7,24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
读音:ā rè黠戛斯,古坚昆国也,自言李陵之后,其君曰阿热,遂姓阿热氏,驻牙青山。(见《唐书·回鹘传》)
读音:Yuángōng【源】 汉时商山四皓有东园公,后有园公氏(9,63)。按东园公为汉时商山四皓之一,史失其名,《字汇》以园公为姓,非(80)。据张澍考证,园公名庚,襄邑人(26)。《陈留传》作圈公
读音:Shòuyǒu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姓解》曰: “后魏有受酉氏。” (按:后魏又有受酋、受西二氏,疑与“受酉”本为一姓,盖酋、酉、西形近似而错讹,真伪
读音:guī王者之后,取王居门中为氏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
读音:Sàmǎjī’ěr【综】 鄂温克族姓。索伦鄂温克有12部落,其中拉哈千、纳敏千等部落中均有萨玛基尔姓,汉姓为萨(192)。
读音:Lù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平度、昌乐、平邑,山西之太原,河南之义马,湖北之临利等地有分布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,归 “入声”部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
读音:Ā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,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