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Wū

邬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。晋大夫邬臧的后代,食邑于邬,子孙遂以邑名为姓氏。二是以封地为姓氏,源于妘姓。春秋时期,陆终第四子名叫求言,受封于邬,他的子孙以封地为姓,称为邬氏。

邬姓起源于今山西介休。秦汉之际,有邬姓迁居到今河南禹州一带。魏晋时邬姓逐渐散居于黄河中下游各省。南北朝时期,邬姓南迁者遍及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,尤以江西为主迁地。唐末邬姓进入福建,历五代十国,子孙渐次移居广东的循(今惠州)、梅(今梅州)等地。宋元两代,邬姓之主源繁衍于今安徽、江西、浙江、四川、重庆、广西、贵州。明初,山西邬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山东、河北、北京等地。明中叶以后,邬姓远迁台湾,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进入东三省。如今,邬姓尤以江西、安徽、内蒙古、四川、浙江等省为多。

邬姓历史人物有邬彤,唐书法家。人称“寒林栖鸦”,能与之比肩者极少。他也擅写草书。邬大昕,宋官吏。任职广州时,发现东洲与黄木湾之间,交通不便,立即组织人马将鹿步湖岸凿开,使两地十余里的水路畅通,便利来往行人交通运输,后当地居民在鹿步湖建大昕庙以示纪念。

邬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七十八位。


陆终第四子求言为妘姓,别邽邬。(见《国语》)

邬郡太守司马弥牟之后,因以为氏。(见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》)

晋大夫邬臧之后,食邑于邬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
▲<唐>邬彤,钱塘人,书法家。<宋>邬克城,乐安人,金石家。

<明> 邬佐卿,丹徒人,诗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那妹他

    读音:Nāmèitā【综】 鄂温克族姓(哈拉名)。世居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莫尔格河区域。后又分哈拉那妹他、西勒那妹他两个分支(192)。疑系清满洲八旗姓那木图氏之异译。鄂温克族姓氏。居陈巴尔虎旗

  • 哈魯

    读音:Hǎlǔ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。莫伦赤,哈鲁氏,鄞县人,元至顺三年、后至元元年两中乡试(399)。捏古伯,哈鲁氏,元泰定元年进士(399)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蒙古

  • 读音:jiàn甘服公之后有鉴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史龜

    读音:Shǐgu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并注此音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并注其源: ①其引 《希姓录》注云: “源于姬姓,‘卫之后。’”②其据《姓觿》注云:

  • 读音:fú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【布】 湖北武汉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敷季淮,明时四川犍为人,洪武中福建松溪县知县(15,2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武汉、江西之新余等地有分

  • 绮里

    读音:qǐ lǐ绮里季之后,以所居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汉商山四皓绮里季之后。”又云:“绮里季居於绮里也,其后有绮氏,亦有绮里氏。”此

  • 翁吉特

    读音:Wēngjí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,世居巴林(23,63)。【人】 翁吉特哈喇尔岱,清镶蓝旗人,世居巴林,授骑都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清初,蒙八旗之镶蓝旗人

  • 博爾扎赫爾

    读音:Bó’ěrzhāhè’ěr【综】 清驻防索伦正蓝旗中有博尔扎赫尔氏,世居烟必拉(259,260)。

  • 掖庭

    读音:Yètíng【源】 汉桓帝之皇后为掖庭氏,见庄鼎彝《两汉不列传人名韵编·亳氏释》(63)。或负责掖庭之官之后,以官为氏。

  • 读音:Ài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公族之后,见《路史》(91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罕见姓氏。据《路史》记载,春秋时楚国 (熊姓)同族中,有的改姓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