酅
【源】 酅,春秋时纪国之邑(故城在今山东益都西北),后入齐为附庸,因氏(17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〕(15)。【望】 河东(17,418)。【人】 酅魁垒,晋士,见《左传》(11,17,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并注此音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注云: “春秋时纪国有酅邑,在今山东益都县西北。居者以地名为氏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则云:‘酅,一为古邑名,春秋纪地,在今山东淄博市东;一为古地名,也作 ‘巂’,春秋齐地,在今山东东阿西南。望出河东。”
春秋时晋有酅魁垒。
【源】 酅,春秋时纪国之邑(故城在今山东益都西北),后入齐为附庸,因氏(17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〕(15)。【望】 河东(17,418)。【人】 酅魁垒,晋士,见《左传》(11,17,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并注此音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注云: “春秋时纪国有酅邑,在今山东益都县西北。居者以地名为氏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则云:‘酅,一为古邑名,春秋纪地,在今山东淄博市东;一为古地名,也作 ‘巂’,春秋齐地,在今山东东阿西南。望出河东。”
春秋时晋有酅魁垒。
读音:Huǒxún【源】 以国为氏(60,62)。唐时西域康居支庶分王有九姓,第六谓火寻,见《唐书·西域传》(7,60)。唐时康居国约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,居民操突厥语。历史上西域少数民
读音:Zǐfǔ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姓氏英贤传》注云: “子俛子,春秋齐人,著书五篇,论兵法与穰苴同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ū【源】 ①尚书,官名,以官为氏(15,21,60)。②清满洲正蓝旗中有书氏(260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江苏高淳(305)、浙江江山(325)、山东新泰(359)、江西新干(40
读音:Fú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金溪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由金溪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
读音:Bó’ěrtǔ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舒敏泰之妻为博尔图氏(260)。
读音:Wùzāng【源】 西夏蕃族有兀赃氏(31)。
读音:Xǐtā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笔帖式代善之妻为喜他氏(260)。
读音:Èěrguǒnuò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喀尔喀(23,63)。【变】 清正红旗蒙古马甲罗罗之妻为鄂尔瑚诺托氏,镶蓝旗蒙古马甲达赖之妻为鄂尔和鲁特氏,镶白旗蒙古领催苏珠克图之妻为
读音:Xùnníyàotè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【变】一作〔孙尼耀特〕(260)。
读音:Dá'néng珞巴族姓氏,或称 “阿帕塔尼”,本部落名,或以代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