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ǘ

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齐大夫闾丘婴之后或改为单姓闾(6,12,60)。②周官闾师之后,见《广韵》(60,62)。《周礼》载闾师为地官之属,主征六乡赋贡之税者。③系自芈姓。楚平王之子启,字子闾,其后以字为氏,见《通鉴》(17,60)。④北魏时改郁久闾氏为闾氏(17,70)。【望】顿丘,三原、卫国(6,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闾昭,汉时五行家(21)。闾丰,晋时广州刺史,楚平王之子启之裔孙(17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临汾、榆次,湖北之监利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齐大夫闾邱婴之后。或单言闾氏,从省文也。又改为卢氏。”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广韵》 云: “出 《周官》 闾师之后。望出卫国、顿丘。” 闾师,《周礼·地官》 之属,“掌国中四郊官之长。” ③又据 《通鉴·胡注》 云: “楚平王之子启,字子闾,其后以字为氏。”此则系出芈姓。(按: “胡注”之 “”,《姓氏词典》 注为 “胡安国”; 疑其有误,似当为 “胡三省”。)

汉代有闾子直; 晋代有闾和,惠帝时人; 北魏有闾毗,代人,征东将军; 宋代有闾勍; 明代有闾洁,弘历进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朱邪

    读音:zhū xié【源】 朱邪为西突厥部族之号,世居沙陀,唐宪宗时自号沙陀,而以朱邪为姓,见《五代史·唐本纪》(60,62)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朱耶〕(9,62)。②五代十国时后唐庄宗李存勖原姓朱邪,

  • 復隆

    读音:Fùlóng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匈奴有复隆氏。” 《史记》 作“复陆”。盖隆、陸 (陆)形近而讹,莫辨真伪,姑兼收。

  • 读音:xiè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,60,62)。燮父之后有燮氏(60,62)。【布】 北京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燮元图,宋时湘潭人,咸平进士,三台御史(21,60)。现行较罕见姓

  • 读音:biān系扁姓所改,亦或史华编之后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▲<汉>编訢,章帝时为治历官。

  • 读音:xù【音】 又音处(Chù)(17)。【源】 ①古有畜国,周时为邢侯邑,后又并入于晋,见《姓考》。楚雍子奔晋,晋侯与之鄐(故城在今河北邢台境内),后因氏,见《左传》(17,62)。②系自嬴姓。春

  • 读音:guā季䯄之后有䯄氏。(见《姓解》)

  • 读音:Duò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大陆北方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: “现代北方有(此姓)。”

  • 读音:Zhěn/Jeen,Jen【源】 见《集韵》(86)。

  • 读音:Jū鞠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,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系周始祖后稷孙鞠陶的后代。后稷的孙子名陶,据说生而掌上有纹,颇像古文“鞠”字,于是起名叫鞠陶。鞠陶后来作了周人的首领,他的后代子孙就以

  • 读音:Xuē【综】 《旧唐书》吐蕃大臣禄东赞,姓蒆氏,其子钦陵等皆专国政(7,51,63)。而《新唐书》译作薛(50,84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注云: “吐蕃姓。唐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