鲍俎
代北复姓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代北复姓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Zhū/J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高雄有此姓(64)。
读音:Hétúlī【综】 清蒙古人姓。何图哩伊兴额,清蒙古正白旗人,咸丰中任副都统,曾驻防吉林(61,72)。何图哩德英,清蒙古镶白旗人,同治中任阿勒楚喀副都统,后迁黑龙江副都统(254)。《姓氏词典
读音:liào shū【源】 廖叔安之后(7,60,62)。【变】亦作飂叔(12,21)、〔寥叔〕(91)。【人】廖叔翘,春秋时秦惠王时大夫(7,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
读音:Sòng宋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子姓。周武王微子启于宋,后子孙以国为氏。二是源姬姓。春秋时期郑国有大夫名姬宋,其后世子孙遂以先祖名字为姓,即姓宋。三是为少数民族姓氏。
读音:zǐ shí【源】 春秋时陈桓公之子子石难,自别为子石氏(4,7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世本》注云: “陈桓公生子石难,自别为子石氏。”
读音:Héjiā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云骑尉白山之妻为何佳氏(260)。又,清驻防杭洲满洲八旗中有何嘉氏(256),〔何嘉〕似即何佳之异译。
读音:Zhěshé【源】 破落那、者舌等系汉时西域小国、曾遣使朝贡,是以国为氏,见《北史》(60,62)。一说,汉时西域康居国人,朝贡北魏者有此姓,见《世本》(7,12,2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
读音:Hàlègǔn【源】 明清时居住于黑龙江下流奇勒尔人姓。一部分奇勒尔人后融于赫哲族中(429)。
读音:Hēnglái【综】 彝族姓,属彭伙家支,四川金阳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Nālíng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唐书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唐有那陵·提婆。”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