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诗词古文>石崇生平

石崇生平介绍

石崇(249年—300年),字季伦,小名齐奴。渤海南皮(今河北南皮东北)人。西晋开国元勋石苞第六子,西晋时期文学家、大臣、富豪,“金谷二十四友”之一。>>查看石崇的诗词古文

生平

白手起家
  石崇是西晋开国元勋石苞的第六子,因生于青州,所以小名齐奴。他少年时便敏捷聪明,有勇有谋。
  公元273年(泰始九年),石苞临终时将财物分给几个儿子,只不给石崇。石崇的母亲向石苞请求,石苞说:“这孩子尽管年纪小,以后他自己是能得到财富的。”

好学不倦
  石崇二十多岁就担任修武县令,以有才能著名。后入洛阳任散骑侍郎,又迁任城阳太守。公元280年(太康元年),石崇因参与伐吴有功,被封为安阳乡侯。他在郡任职时虽有职务,仍好学不倦,后因疾病自求解职。不久,又被拜为黄门郎。
  石崇的兄长石统因事触犯了扶风王司马骏,有关部门受司马骏指使,上奏弹劾石统,武帝打算严惩石统,后又赦免他。因石崇没有上朝谢恩,有关部门想把罪名再加到石统身上。石崇便向武帝上表辩白,得以解脱。经屡次升迁任散骑常侍、侍中。武帝因为石崇是功臣之子,又有才干,非常器重他。

谏开封赏
  公元290年(永熙元年),晋惠帝司马衷即位,由太傅杨骏辅政,杨骏心里明白他平时就没有好名声,便想效仿魏明帝即位时的先例,普遍给大臣们进封爵位,以便讨好众人,收买人心。石崇与散骑侍郎蜀郡人何攀一起上奏认为:“陛下被正式立为太子有二十多年,现在继承了大业,但是遍施奖赏,赐予爵位,比泰始之初及各位将领平吴的功绩得到的奖赏还要丰厚,这就使轻重不相称了。况且占卜得知,大晋传国世代无穷,现在开创的制度,是要传于后世的,如果有爵位就必得进升,那么几代以后,就没有人不是公侯了。”他们的意见没有被采纳。

劫商至富
  不久,石崇被外调任南中郎将、荆州刺史,兼领南蛮校尉,加职鹰扬将军。石崇在南方得到一个鸩鸟雏,把它送给后军将军王恺。按当时制度规定,鸩鸟不能到长江以北,此事被司隶校尉傅祗所纠察荐举。惠帝下诏宽恕石崇,将鸩雏烧死于街市。
  石崇聪明有才气,但任侠而行为不检点。任荆州刺史时竟抢劫远行商客,取得巨额财物,以此致富。后来被征召为大司农,因征召的诏书未到他就擅离职守而被免职。不久,被拜为太仆。公元297年(元康六年),出任征虏将军,假节、监徐州诸军事,镇守下邳。石崇有别馆建在河阳的金谷,又名梓泽。他前往徐州时几乎倾城出动来,在金谷为他设帐饯行。石崇到下邳后,与徐州刺史高诞争酒互相侮辱,军司上奏弹,被免职(《晋书·嵇绍传》说嵇绍任徐州刺史,当时石崇任都督,尽管性情傲慢粗暴,但嵇绍以道义相助,所以石崇很是亲敬他)。

绿珠坠楼
  石崇后来担任卫尉,与潘岳共同巴结奉承权臣贾谧,贾谧与他们很亲善,号称“二十四友”。贾谧的外祖母广城君郭槐每次出来,石崇遇到时总先下车站在路左,望尘而拜。他就是如此卑鄙奸佞。
  公元300年(永康元年),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,诛杀贾后等人,贾谧也被杀,石崇因是贾谧同党而被免官。石崇的外甥欧阳建之前因弹劾司马伦而与其有仇。石崇的爱妾绿珠,相貌美艳,善吹笛。司马伦的党羽孙秀派人去索要绿珠,石崇当时在金谷别馆,正登上凉台,面临清澈的河水,婢女在旁伺候。孙秀的使者将要人的事告诉石崇,石崇将自己的数十个婢妾都引出来让使者看,婢妾们都是满身兰麝的芳香,披戴绫罗细纱。石崇对使者们说:“从中挑选吧!”使者说:“君侯这些婢妾美丽倒是美丽,然而我本是受命来要绿珠,不知哪个是?”石崇勃然发怒说:“绿珠是我的爱妾,你们是得不到的。”使者说:“君侯博古通今,明察远近,希望三思。”石崇说:“不需要三思了。”使者出去后又转回来劝石崇,但他最终还是没有答应。孙秀恼怒之下,劝司马伦杀石崇和欧阳建。
  石崇、欧阳建也暗地得知他们的计谋,便与黄门侍郎潘岳暗地劝淮南王司马允、齐王司马冏谋划诛杀司马伦与孙秀。孙秀觉察了这些事,就假称惠帝诏命逮捕石崇与潘岳、欧阳建等人。当时石崇正在楼上宴饮,甲士到了门前。石崇对绿珠说:“今天我为了你而惹祸。”绿珠哭着说:“我应该在你面前死去来报答你。”便自投于楼下而死。石崇说:“我不过是流放到交趾、广州罢了。”直到被装在囚车上拉到东市,这才叹息道:“这些奴才是想图我的家产啊!”押他的人答道:“知道是家财害了你,为何不早点把它散发掉!”石崇无法回答。他的母亲、兄长、妻妾、儿女不论老少共十五人都被杀害,石崇遇害时五十二岁。
  当初,石崇家的稻米饭撒在地上,过了一夜,都变成了螺,时人认为这是石崇全家被杀的征兆。有关部门查阅石崇的财产簿籍,有水碓三十多处,奴仆八百余人,其他珍宝财货田宅也有这样大的规模。
  公元301年(永宁元年),司马伦被杀,惠帝复位后,以九卿礼仪重新安葬了石崇,并封石崇的从孙石演为乐陵公。

轶事典故

巨富痣
  石崇巨富痣,这个痣的位置比较难找,是在右肩胛骨最下端靠近脊椎的位置。石崇本来是古代的巨富,而这颗痣以他的名字命名意味着,有此痣的人无论男女都是以富得名的,动产和不动产经营都收入颇丰。

金谷园
  西晋石崇的别墅也叫金谷园。石崇是有名的大富翁。他因与王恺争富,修筑了金谷别墅,即称“金谷园”。石崇因山形水势,筑园建馆,挖湖开塘,园内清溪萦回,水声潺潺。周围几十里内,楼榭亭阁,高下错落,金谷水萦绕穿流其间,鸟鸣幽村,鱼跃荷塘。石崇用绢绸茶叶、铜铁器等派人去南洋群岛换回珍珠、玛瑙、琥珀、犀角、象牙等贵重物品,把园内的屋宇装饰的金碧辉煌,宛如宫殿。

  金谷园的景色一直被人们传诵。每当阳春三月,风和日暖的时候,桃花灼灼,柳丝袅袅,楼阁亭树交辉掩映,蝴蝶翩跃飞舞于花间;小鸟啁啾,对语枝头。所以人们把“金谷春晴”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。

  明代诗人张美谷诗曰:“金谷当年景,山青碧水长,楼台悬万状,珠翠列千行。”此诗描绘出了金谷园当年的华丽景象。除了石崇斗富的故事,还有石崇爱姬绿珠,为石崇徇情勇而坠楼的历史典故一样美丽动人,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。只可惜历史战乱,沧桑巨变,昔日的名园已荡然无存,无可寻觅。 古时的金谷园究竟在哪里,就像李白的故乡在哪里一样,历来众说不一。一说在洛阳火车站附近的金谷园村一带,一说在白马寺附近,一说在孟津县送庄乡凤凰台村附近,还有一说就是在孟津县白鹤镇北部的黄河岸边。

生活奢侈
  据《世说新语》等书载,石崇的厕所修建得华美绝伦,准备了各种的香水、香膏给客人洗手、抹脸。经常得有十多个女仆恭立侍候,一律穿着锦绣,打扮得艳丽夺目,列队侍候客人上厕所。客人上过了厕所,这些婢女要客人把身上原来穿的衣服脱下,侍候他们换上了新衣才让他们出去。凡上过厕所,衣服就不能再穿了,以致客人大多不好意思如厕。官员刘寔年轻时很贫穷,无论是骑马还是徒步外出,每到一处歇息,从不劳累主人,砍柴挑水都亲自动手。后来官当大了,仍是保持勤俭朴素的美德。有一次,他去石崇家拜访,上厕所时,见厕所里有绛色蚊帐、垫子、褥子等极讲究的陈设,还有婢女捧着香袋侍候,忙退出来,笑对石崇说:“我错进了你的内室。”石崇说:“那是厕所!”刘寔说:“我享受不了这个。”遂改进了别处的厕所。

  石崇的财产山海之大不可比拟,宏丽室宇彼此相连,后房的几百个姬妾,都穿着刺绣精美无双的锦缎,身上装饰着璀璨夺目的珍珠美玉宝石。凡天下美妙的丝竹音乐都进了他的耳朵,凡水陆上的珍禽异兽都进了他的厨房。

  据《耕桑偶记》载,外国进贡火浣布,晋武帝制成衣衫,穿着去了石崇那里。石崇故意穿着平常的衣服,却让从奴五十人都穿火浣衫迎接武帝。石崇的姬妾美艳者千余人,他选择数十人,妆饰打扮完全一样,乍然一看,甚至分辨不出来。石崇刻玉龙佩,又制作金凤凰钗,昼夜声色相接,称为“恒舞”。每次欲有所召幸,不呼姓名,只听佩声看钗色。佩声轻的居前,钗色艳的在后,次第而进。

  侍女各含异香,笑语则口气从风而飏。石崇又洒沉香屑于象牙床,让所宠爱的姬妾踏在上面,没有留下脚印的赐真珠一百粒;若留下了脚印,就让她们节制饮食,以使体质轻弱。因此闺中相戏说:“你不是细骨轻躯,哪里能得到百粒珍珠呢?”

王石斗富
  石崇曾与贵戚晋武帝的舅父王恺以奢靡相比。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,石崇便用蜡烛当柴烧;王恺做了四

  十里的紫丝布步障,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;王恺用赤石脂涂墙壁,石崇便用花椒。晋武帝暗中帮助王恺,赐了他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,枝条繁茂,树干四处延伸,世上很少有与他相当的。王恺把这棵珊瑚树拿来给石崇看,石崇看后,用铁制的如意击打珊瑚树,随手敲下去,珊瑚树立刻碎了。王恺之后感到很惋惜,又认为石崇是嫉妒自己的宝物,石崇说:“这不值得发怒,我现在就赔给你。”于是命令手下的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全部拿出来,这些珊瑚树的高度有三尺四尺,树干枝条举世无双而且光耀夺目,像王恺那样的就更多了。王恺看了,露出失意的样子。

  豆粥是较难煮熟的,可石崇想让客人喝豆粥时,只要吩咐一声,须臾间就热腾腾地端来了;每到了寒冷的冬季,石家却还能吃到绿莹莹的韭菜碎末儿,这在没有暖房生产的当时可是件怪事。石家的牛从形体、力气上看,似乎不如王恺家的,可说来也怪,石崇与王恺一块出游,抢着进洛阳城,石崇的牛总是疾行若飞,超过王恺的牛车。这三件事,让王恺恨恨不已,于是他以金钱贿赂石崇的下人,问其所以。下人回答说:“豆是非常难煮的,先预备下加工成的熟豆粉末,客人一到,先煮好白粥,再将豆末投放进去就成豆粥了。韭菜是将韭菜根捣碎后掺在麦苗里。牛车总是跑得快,是因为驾牛者的技术好,对牛不加控制,让它撒开欢儿跑。”于是,王恺仿效着做,遂与石崇势均力敌。石崇后来知道了这件事,便杀了告密者。

解救二刘
  刘舆兄弟年少时与王恺有隔阂,王恺假意让他们在王家留宿,实际打算把他们活埋了石崇一向与刘舆交情非浅,听说了王恺的阴谋,便星夜骑马驰入王恺家里,问二刘的所在。王恺在石崇的迫问下哑口无言,石崇直接到后斋将刘舆兄弟救出,一同坐车回去。在车上石崇对刘舆说:“年轻人,怎么就轻易在别人家里留宿?”刘舆对此十分感激。

劝酒斩美人
  石崇每次请客饮酒,常让美人斟酒劝客。如果客人不喝酒,他就让侍卫把美人杀掉。一次丞相王导与大将军王敦一道去石崇家赴宴。王导向来不能喝酒,但怕石崇杀人,当美女行酒时只好勉强饮下。王敦却不买账,他原本倒是能喝酒,却硬拗着偏不喝。结果石崇斩了三个美人,他仍是不喝。王导责备王敦,王敦说:“他自己杀他家里的人,跟你有什么关系!”

家族成员

父亲
石苞,字仲容,西晋开国元勋,官至大司马,封乐陵公,卒谥号武。

兄长
石统,字弘绪。石崇长兄,西晋射声校尉、大鸿胪,儿子为石顺。
石越,字弘伦,石崇二兄,早死。
石乔,字弘祖,石崇三兄,曾任尚书郎、散骑常侍。后因不应晋武帝召命而令晋武帝怀疑石苞叛变,事后被废,终身不获仕官。后与石崇同被诛杀。儿子有石超、石熙。
石浚,字景伦,石崇四兄,西晋时名士,官至黄门侍郎,早死。石俊,字彦伦,石崇五兄,官至阳平太守,早死。

姐妹
石氏,石崇姊,嫁苏绍。

侄子
石超,石乔之子,在八王之乱中后期是较有影响的人物。

从孙
石演,石崇从孙,封乐陵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胥鼎

    (?—1226)金代州繁畤人,字和之。胥持国子。世宗大定二十八年进士,以能称。宣宗贞祐间,累拜尚书右丞。南渡后,改知平阳府事,建言选将、练兵等事,均合机宜。哀宗时,官至平章政事,封英国公。

  • 尤侗

    尤侗(1618年-1704年)明末清初著名诗人、戏曲家,曾被顺治誉为“真才子”;康熙誉为“老名士”。字展成,一字同人,早年自号三中子,又号悔庵,晚号良斋、西堂老人、鹤栖老人、梅花道人等,苏州府长洲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。于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儒,授翰林院检讨,参与修《明史》,分撰列传300余篇、《艺文志》5卷,二十二年告老归家。四十二年康熙南巡,得晋官号为侍讲,享年八十七岁。侗天才富赡,诗多新警之思,杂以谐谑,每一篇出,传诵遍人口,著述颇丰,有《西堂全集》。

  • 于敖

    于敖(765—830)[唐]字蹈中。京兆高陵(今陕西高陵)人。擢进士第,为秘书省校书郎,累迁户部侍郎,出为宣歙观察使。工书,尝书唐韦绶碑。《唐书本传、墨池编》

  • 朱廷鉴

    朱廷鉴(1693-1745),字夔一,号香雪,清无锡人。贡生。,官武临县丞。有咏锡山古迹诗一卷,名《香雪斋集》。

  • 张鸿

    连州桂阳人。哀帝天祐二年登进士第。因见唐将亡,遂归乡隐居不仕。晚年时,曾及识诗人孟宾于,约活至五代中期。能诗。

  • 尤谔

    尤谔,字正言,号静庵,无锡人。务朴先生仲子,景泰庚午举人,除遂安知县。

  • 舒元舆

    舒元舆(791-835)字升远。婺州东阳上卢泉塘北人(又说浙江婺州兰溪垷坦人),其先祖曾任东阳郡守,祖父舒缜,授兰溪医学学训导、学正父敬之,母薛氏,其为长子。唐代大臣、诗人,唐元和八年(813)进士,初仕即以干练知名。曾任刑、兵两部侍郎,唐文宗时期两位宰相之一(兰溪历史上第一位官至宰相的人),另一宰相为李训,擅长写文章,有著作《舒元舆集》等,有作品被收录于《全唐诗》。舒元舆曾作《牡丹赋》,时人认为写得好。后来唐文宗赏牡丹时,吟诵其中词句,为舒元舆落泪哀悼。

  • 惠洪

    惠洪(1070-1128),一名德洪,字觉范,自号寂音尊者。俗姓喻(一作姓彭)。宜丰县桥西乡潜头竹山里人。宋代著名诗僧。自幼家贫,14岁父母双亡,入寺为沙弥,19岁入京师,于天王寺剃度为僧。当时领度牒较难,乃冒用惠洪度牒,遂以洪惠为己名。后南归庐山,依归宗寺真静禅师,又随之迁靖安宝峰寺。惠洪一生多遭不幸,因冒用惠洪名和结交党人,两度入狱。曾被发配海南岛,直到政和三年(1113)才获释回籍。建炎二年(1128)去世。 

  • 王溥

    王溥(922年-982年),字齐物,宋初并州祁人。历任后周太祖、世宗、恭帝、宋太祖——两代四朝宰相。出生于官宦世家,948年,甲科进士第一名,任秘书郎,953年,官至宰相。周恭帝时,上表请修《世宗实录》,与扈蒙、张淡等共同编修。郭威任枢密使时,率军平河中叛乱,聘为幕僚。957年,周世宗柴荣请王溥选择将帅,王溥举荐向拱,再次取得胜利。世宗死,赵匡胤势力强大,“王溥亦阴效诚款”,并献奉宅园取悦于他。赵匡胤黄袍加身返京,王溥“降阶先拜”。964年正月,罢相,任太子少保。太平兴国初年,封祁国公,982年八月去世。谥文献。

  • 崔沔

    崔沔673~739年,字善冲,唐朝诗人。京兆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,原籍博陵,今河北安平,进士出身。应制举,对策为天下第一,累迁祠部员外郎。睿宗朝转著作郎,开元中历秘书监太子宾客。二十七年卒,年六十七,赠礼部尚书,谥曰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