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诗词古文>杨朝英生平

杨朝英生平介绍

元代文学家,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未详,《录鬼簿》及《录鬼簿续编》皆失载。青城(青城县有二,一在今山东,一在今四川,论者多以为杨朝英是)人。曾任郡守、郎中,后归隐。他最重要的贡献是选录元人散曲,辑为《乐府新编阳春白雪》、《朝野新声太平乐府》二集,人称“杨氏二选”。选辑认真,搜罗甚富,元人散曲多赖以传世,“二选”是研究元代散曲的重要资料。同时他也是一位散曲作家,作品存小令约27首,见于“二选”中。>>查看杨朝英的诗词古文

影响及评价

  杨朝英的散曲,多恋情和隐居题材,写来俊逸秀丽。《太和正音谱》说:“杨澹斋之词,如碧海珊瑚。”杨维桢《周月湖今乐府序》说:“士大夫以今乐府鸣者,奇巧莫如关汉卿、庾吉甫、杨澹斋、卢疏斋。”(《东维子集》卷十一)概括了杨朝英散曲“奇巧”的特点。但他的成就不如关汉卿和卢挚。

  杨朝英所编《乐府新编阳春白雪》是元代最早一部曲选本。约成书于元仁宗皇庆、延年间,前有贯云石序言。附有燕南芝庵《唱论》一篇,为研究金、元声乐提供了资料。另附有宋、金人所作大乐(词)10章。杨朝英初编此书为前后集共10卷,前集5卷为小令,后集5卷为套数。后来可能又经重编书以曲调分类,反映了编者对音律的重视。据书前所列“阳春白雪选中古今姓氏表”内所记,共选70余家散曲,但其中有些人的作品在今传所见各版本中皆无,而有些作家的作品虽入选书中,其姓名却又未列入表中,因此可能今传版本非完本。现存主要版本为:①元至正间刊本《乐府新编阳春白雪前集五卷后集五卷》;②元刊本《乐府新编阳春白雪残存前集二卷》,此本虽残存2卷,却比10卷本前集多小令100余首;③明钞本《乐府阳春白雪前集四卷后集五卷》,此本比元刊本多小令60余首,套数16首。又,1980年辽宁图书馆发现一种罗振玉旧藏残本明钞《阳春白雪》,存6卷,又比前各本多出套数25首。

  杨朝英第二部曲选本《朝野新声太平乐府》编于至正年间。有巴西邓子晋于至正十一年(1351)为之所作序言。全书共9卷,前5卷小令,后4卷套数,仍以曲调分类。选录80余家散曲作品。书前附有元代燕山卓从之《中州乐府音韵类编》,对于周德清《中原音韵》的研究,很有帮助。《太平乐府》重要版本有乌程蒋氏密韵楼所藏元刊本,即《四部丛刊》的祖本。又有瞿氏铁琴铜剑楼藏明刊活字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邹方锷

    江苏金匮人,字豫章,号半谷、笠溪。乾隆时举人。善为散体文字,工行楷。有《大雅堂集》。

  • 侯蒙

    侯蒙(1054~1121),字元功,密州高密(今属山东)人,北宋宋徽宗崇宁年间户部尚书,谥文穆。《全宋词》第一册收其词一首。《全宋文》卷二七○四收其文四篇。事迹见《宋史》卷三五一本传。

  • 朱霈

    朱霈,原名荣朝,字熙佐,一字约斋,黟县人。乾隆癸卯举人。有《望岳楼诗》。

  • 邢群

    唐人,字涣思。武宗会昌间自户部员外郎刺处州。政尚严明,刑清事简,束缚黠吏,抚辑良民,吏人畏之。去之日,民泣送于途。

  • 戴善甫

    戴善甫一作戴善夫,元代杂剧作家。生卒年不详。真定(今河北正定)人,江浙行省务官,与《柳毅传书》剧作者尚仲贤同里同僚。作杂剧5种,现存《陶学士醉写风光好》,有《元曲选》等刊本;《柳耆卿诗酒江楼》存部分曲文明沈采《四节记》卷4《陶秀实邮亭记》剧情与《风光好》相同,已佚。

  • 宋休

    生平不详。僧人。《全唐诗逸》收其诗2句,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《千载佳句》卷下。

  • 洪昇

    (1645—1704)清浙江钱塘人,字昉思,号稗畦、稗村、南屏樵者。康熙七年国子监生。二十八年,因在“国丧”期间演所著《长生殿》斥革。晚年醉酒登船,落水死。以词曲著名,《长生殿》外,有《四婵娟》等,另有《稗畦集》、《续集》。

  • 周邠

    杭州钱塘人,字开祖。仁宗嘉祐八年进士。神宗元丰中为溧水令,官至朝请大夫、轻车都尉。苏轼多与酬唱。

  • 李华

    李华(715-766年),字遐叔,赵郡赞皇(今河北赞皇县)人。唐代大臣、文学家。开元二十三年,中进士。天宝二年,登博学宏辞科,拜监察御使,转右补阙。安禄山攻陷长安时,被迫接受凤阁舍人伪职。“安史之乱”平定后,贬为杭州司户参军。后来,隐居大别山南麓,信奉佛法。唐代宗大历元年(766年),病故。作为著名散文家,与萧颖士齐名,世称"萧李",并与萧颖士、颜真卿积极共倡古义,开启唐代古文运动之先河,著有《李遐叔文集》四卷。

  • 王庭珪

    王庭珪(1079~1171)字民瞻,自号泸溪老人、泸溪真逸,吉州安福(今属江西)人。性伉厉,为诗雄浑。乾道八年(1172)病逝,终年92岁,去世后葬于安福县山庄乡下沙村长甫村后山腰,胡铨撰写墓志铭碑。王庭珪是两宋之交的重要诗人。他个性刚直,辞官归隐,曾因诗送胡铨而被贬辰州。靖康之变而后他表现出对国家忧患和民生疾苦的极大关注,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,诗文词创作都取得了较高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