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马祖常
马祖常(1279~1338)元代色目人,回族著名诗人。字伯庸,光州(今河南潢川)人。延佑二年,会试第一,廷试第二,授应奉翰林文字,拜监察御史。元仁宗时,铁木迭儿为丞相,专权用事,马祖常率同列劾奏其十罪,因而累遭贬黜。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,历任翰林直学士、礼部尚书、参议中书省事、江南行台中丞、御史中丞、枢密副使等职。为文法先秦两汉,宏瞻而精核,富丽而新奇,内容多制诏、碑志等类作品,诗作圆密清丽,除应酬之作外,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。
- 李花开
李花开,五代后汉时伶人。隐帝乾祐二年(949)作诗咏陈州夫子庙之破败,陈州防御使李榖遂出俸以修之。事迹见《五代史补》卷五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首。
- 陈孚
陈孚(1259—1309)元代学者。字刚中,号勿庵,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(今白水洋镇松里)人。至元年间,上《大一统赋》,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,为山长,曾任国史院编修、礼部郎中,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。诗文不事雕琢,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,七言古体诗最出色,著有《观光集》、《交州集》等。
- 张凤翔
陕西洵阳人,字光世,号伎陵。弘治十二年进士。官户部主事,移病归。诗赋信手涂抹,不经师匠,如村巫降神之语。与李梦阳同举于乡,声名出李上。年仅三十而卒。有《伎陵集》。
- 袁崇冕
袁崇冕(1486~1566)初名衮,号西野。明代济南章丘人。生于科第之家,父亲袁弼、兄袁公冕、弟袁轩冕均为进士。袁崇冕富有才气,为人正直。与著名戏曲家李开先志趣相投,关系极为融洽,常在一起作词赋曲,并组织“富文堂词会”,共同研究创作词曲。袁崇冕的词曲在当时文坛上有一定的影响,时人评价其词曲足与杂剧名家康海、王九思的作品相并列。李开先认为其词曲“语俊意长,雅俗兼备,声中金石,色兼玄黄”。著有《春游》、《秋怀》、《拾闲野意》、《西野乐府》诸集。
- 释宇昭
释宇昭,江东人,九僧之一(《清波杂志》卷一一)。今录诗十二首。
- 宋若宪
宋若宪(?~835)字不详,清阳贝州人,宋若莘四妹。生年不详,卒于唐文宗太和末。
- 李益
李益(约750—约830),唐代诗人,字君虞,祖籍凉州姑臧(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),后迁河南郑州。大历四年(769)进士,初任郑县尉,久不得升迁,建中四年(783)登书判拔萃科。因仕途失意,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。以边塞诗作名世,擅长绝句,尤其工于七绝。
- 詹琏
詹琏,惠来人。明思宗崇祯间诸生。事见清雍正《惠来县志》卷一八。
- 张维垣
张维垣(1827~1892),字禄兴,号星枢,清屏东长治人。中秀才后,赴苗栗头份教书;同治十年(1871)取中辛未科进士,派任浙江省遂昌县知县,后又调任北京,任考试官,钦加同知衔。辞官回台后仍居苗栗头份,光绪十二年(1886),于当地策划创建义民庙。光绪十八年(1892)卒,享寿六十六。生平作品留存不多,今依《张维垣先生閒吟诗遗稿》编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