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三痼

三痼

带下三十六疾中三痼。又名三固。古人认为属妇人三种顽固疾病。《千金要方》卷四:“何谓三痼?一曰羸瘦不生肌肤,二曰绝产乳,三曰经水闭塞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谵妄

    证名。指多言乱语、妄见妄闻的证候。见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。一作俨妄。多由阳热亢盛,或因血气不足,痰浊蒙蔽,而神志失常所致。实热者,伴见大便不通,心腹胀满,宜凉膈散、大承气汤等方。若虚病痰病,可兼惊悸,

  • 夺精

    即精气严重耗损。表现精神萎靡,耳聋,视物不明,脉极迟或极数等证候。《难经·十四难》:“(脉)一呼……四至曰夺精;……再呼一至曰夺精。”

  • 乌檀

   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胆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腰骨

    骨名。指第3、4、5腰椎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腰骨,即脊骨十四椎、十五椎、十六椎间骨也。”

  • 刘涓子鬼遗方

    外科专著。晋末·刘涓子撰,南齐·龚庆宣整理。约撰于五世纪,因托名“黄父鬼”所遗而得名。原书共10卷。宋代以后存有两种残本。其一为题《刘涓子鬼遗方》的5卷本,流传较广。其卷1论痈疽病因,各种痈疽的鉴别;

  • ①指正气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无使过之,伤其正也。”见正气条。②指十二经脉之正经,以别于支络。《灵枢·经别》:“足太阳之正,……”③按一般规律进行的疾病过程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正者正治,反者

  • 大暑

    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通纬·孝经援神契》:“小暑后十五日,斗指未,为大暑,六月中。”这时,正值中伏前后,我国大部分地区常为一年最热时期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火郁之发,太虚肿翳,大明不彰,炎火行,大暑

  • 用温远温

    使用温热药物应避开温热主令之时,即气候温热之际不宜用温热性药物或食物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参见“用热远热”条。

  • 青麻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即苘麻,详该条。

  • 瘕疝

    病名。即疝瘕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