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六棱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苦地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因鼻内阻塞而发音欠清畅者。参见鼻齆条。
即上骱手法。是应用手的技巧,将脱臼之骨关节恢复其原位。详见上骱手法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铃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八。脚骨包括跗骨、跖骨及趾骨。因跌扑,坠堕所伤。局部疼痛、肿胀及畸形,活动受限,可有骨声。移位者麻醉下手法复位,夹缚固定,无移位者仅作固定。用药详见骨折条。
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为其管屈曲不直,难以下药至底也。”即管道走行弯曲的肛漏。
又名撮口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。即妊娠耳鸣。详该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白薇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