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篇从体表形态探讨本脏腑的情况,故名。主要论述人体五脏六腑在性质、形态和位置方面存在的差异说明其对健康的影响。同时又指出五脏配合六腑、外与体表皮毛等名有相应的关系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太医院低级官员。共8人,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。
见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。为牛筋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伤科大成》。即髋关节脱臼。详胯骨出条。
病名。一作瘖俳。出《素问·脉解》。又作喑痱或阴俳。多由肾精亏损,以致肾气厥逆而成。《奇效良方》:“瘖痱之状,舌瘖不能语,足废不为用。”治宜滋肾阴,参见以补肾阳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聚英》。即长强。见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桃仁,详该条。
即手第四指。又称小指次指。
病名。出《肘后方》卷四。即内伤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睛光瞎。为外眼无特殊改变而目盲者之俗称。参见青盲、暴盲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