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四十。即狂犬啮人。详该条。
①指阴阳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审其阴阳,以别柔刚。”张景岳注:“形证有柔刚,脉色有柔刚,气味尤有柔刚,柔者属阴,刚者属阳,知柔刚之化者,知阴阳之妙用矣。”《难经·十难》:“五脏各有刚柔邪。”②刚
病证名。单南山《胎产指南》:“孕妇胸腹满胀便秘,遍身浮肿,名曰胎水不利,宜服鲤鱼汤。”参见胎水肿满条。
【生卒】:八至九世纪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籍贯不详。撰有《子母秘录》十卷,佚。唐宋医家的著作如《外台秘要》、《证类本草》等多引用该书内容。
见《花镜》。即辣椒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类梧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山东中药》。即芦根,详该条。
推拿手法。又称颠法。用手握住患者上肢或下肢的远端,用力连续上下抖动,使患肢作小幅度颤动。有放松肌肉,滑利关节等作用。
病证名。亦作伏瘕。指邪热伏于大肠所致的瘕病。《素问·气厥论》:“小肠移热于大肠,为虑瘕,为沉。”《宣明论方》卷一:“虑瘕证,主女病,大肠小肠移热名虑瘕,津液耗散,不能滑利,菀结而大肠秘涩。”可用槟榔丸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下半叶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年轻时喜读书,后学医,通脉理,注重温补之法。著有《脉诀》一书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