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(北京方)。朱砂、薄荷冰各105克,甘草1800克,糯米粉720克,石膏480克,滑石360克,公丁香、砂仁、肉桂、紫豆蔻各7.5克,冰片60克,麝香、牛黄各0.9克。为细末,
中医眼科手术方法。即针拨白内障术。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七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荩夫。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。名医徐谦弟子,曾删定徐谦所著的《仁端录》一书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中脘疽。见该条。
望诊内容之一。神与色同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露征象,观察精神、意识、表情,以及面部色泽、目光神采等变化,可以了解正气的盛衰,和寒热虚实等情况。参见得神、失神、色诊各条。
书名。北京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编。本书根据明·龚廷贤所撰《药性歌诀四百味》(又名《药性歌》)的原文,在原书四言歌诀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修改,并删去了不切实用的内容,增入了语译注解,同时对不常见的难字
病证名。麻疹后期,突然喉肿,呼吸困难的证候。大都是麻疹后,余毒未尽,肺胃积热,夹毒火上炎所致。症见高热,呼吸困难,吸气时胸骨上窝、肋间隙深陷,上腹内缩,咽喉充血并水肿,面青,唇紫,不能进食。治宜清热通
指第六胸椎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六椎下间主脾热。”
病证名。指水饮犯肺所致的气喘。《医说》卷四:“水喘,有人先因咳嗽发喘,胸膈疰闷,难于倒头,气上凑者,宜早利水道。化痰下气。”《医学入门·喘》:“水喘,怔忡或肿胀。水喘,水气辘辘有声,怔忡者,小青龙汤、
脉学著作。2卷。清·郭治撰于1753年。作者深感切脉诊病之不易,遂搜集前人有关脉学理论经验,结合个人临床体会编成本书。书中以浮、沉、迟、数为四大纲,阐析28脉颇详。除脉诊外,并简介望、闻、问三诊。但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