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五脏生成篇

五脏生成篇

素问》篇名。本篇的主要内容是从生理、病理、诊断等方面,论述了五脏的生色、病色、死色及五体五味五色五脉之间的相生相克、相反相成的关系。吴崖注:“五脏未病,有相因相成之理;五脏已病,亦有相生相成之理。”故以五脏生成名篇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鹘眼凝睛

    病证名。指目若鹘鸟之眼珠突出而定睛不转之病状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又名鹘眼凝睛外障、鱼睛不夜。多因风热毒邪壅阻,眼络滞涩所致。证见目珠逐渐胀起,赤而坚硬,甚则突出于眼眶。眼珠转动失灵,胀痛难忍,视力锐减,

  • 痿漏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即筋疽。见该条②。

  • 肝主筋

    肝主管全身筋膜。筋要赖肝的精气滋养,才能活动有力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肝主筋”;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:“肝者……其充在筋。”肝不养筋,则动作迟钝,活动不灵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丈夫……七八,肝气衰

  • 钱恺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钱瑛条。

  • 肝系

    肝的系带。《灵枢·论勇》:“肝系缓,其胆不满而纵。”

  • 伤鱼鳖

    食伤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伤食不能食源流》:“至于所伤之物既种种不同,宜各用主治之药。……伤鱼鳖,紫苏、陈皮、木香、姜汁。”参见伤食条。

  • 热的意思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炅则气泄。”《类经》十五卷注:“炅,居永切,热也。”

  • 午夜

    亦称子夜。指子时。详十二时条。

  • 脏寒泻

    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脐寒泻。详该条。

  • 热泄

    病名。即热泻。《古今医鉴·泄泻》:“热泄,所下粘垢,小便赤涩,脉数烦渴。”详热泻、火泄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