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,即承浆疮。详该条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病名。多由疠风邪毒袭胃所致。症见牙龈溃烂、疼痛。若齿牙恶热喜寒者,属胃火,治宜清胃散加减;若喜热恶寒者,属胃虚,宜补中益气汤加减。
【介绍】:见安邪条。
【介绍】:见郭坦条。
【介绍】:见莫伯盛条。
清·张仲华撰。张氏医案最早整理本名《爱庐方案》,共分76门,一百余案,刊于咸丰年间。1882年柳宝诒从抄本中选录24案,并加按语,编入《柳选四家医案》,改名《爱庐医案》。分内伤杂病、内风、伏气、疫邪、
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系用相应脏腑的功能而命名者。即传道廓。详该条。
方书。清人编撰,撰人不详。刊于1809年。此书汇辑各科秘验方,简便易求。分通治、急救、解毒、内科、女科、幼科、外科七门,录治疗168证,用方289首。卷末附《续集验良方》两集,载方67首。后附《保婴易
医书。名9卷。清·张志聪集注。参见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