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交肠病

猜你喜欢

  • 死血胁痛

    病证名。指瘀血内停所致的胁痛。见《医钞类编·胁痛门》。《证治准绳·胁痛》:“死血者,日轻夜重,或午后热,脉短濇或芤,桃仁承气汤加鳖甲、青皮、柴胡、芎、归之属。若跌扑胁痛者,亦是死血,宜复元活血汤、破血

  • 腰尻痛

    证名。出《灵枢·本脏》。尻,脊骨之末端。腰尻痛以肾与督脉虚寒最为多见。治宜温补。也有因湿痰与血瘀所致者。详肾虚腰痛、湿痰腰痛、瘀血腰痛等条。

  • 肝风内动

    眩晕、抽搐、动摇等风动之证不因于外感风邪者,均属肝风内动。有虚证、实证之分。虚者称为虚风内动,实者称为热盛动风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足厥阴标本

    十二经标本之一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足厥阴之本,在行间上五寸所;标在背腧也。”行间上五寸所,指中封穴,标在肝俞。

  • 独行

    治法之一。指疾病深重的,要集中药力,针对标病或本病进行治疗,以解决主要矛盾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甚者独行。”

  • 提插补泻

    指针刺得气后,以针上下进退的快慢和用力的轻重来分别补泻的方法。《难经·七十八难》:“推而内之是谓补,动而伸之是谓泻。”意指插针为补,提针为泻。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提插补泻手法。以反复紧按慢提(

  • 侠荣疽

    病名。生于胁部的疽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二。证治参见肋疽条。

  • 左间气

    运气术语。指客气六步运动中,位于司天、在泉左侧的二气。参间气条。

  • 黑疸

    五疸之一。出《金匮要略·黄疸病脉证并治》。多因酒疸、女劳疸等日久不愈,肝肾虚衰,瘀浊内阻所致。症见身黄不泽,目青,面额色黑,心中懊憹,肤燥,爪甲不仁,大便黑,膀胱急,足下热,脉浮弱;甚则腹胀,如有水状

  • 二十四号渐象方

    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。即陈皮厚朴汤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