痰证之一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痰饮源流》。其症痰出如稀涎。因脾虚不运而致。方用参术健脾丸。参见痰证条。
见《昆明药用植物调查报告》。为土党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全生集》卷一。即油灰指甲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鸡骨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本藏篇》。又名牙床。即口腔内载齿之骨,分上、下两部分。即今之牙槽骨。
①大关节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。”②指、趾的第一节。
①额部。《类经》卷六:“额上曰颜。”“颜为额角,即天庭也。”②泛指脸面部。
推拿方法名。即拔法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小儿伤食而发的丹毒。因其脾胃之气未充,乳食过度,不能运化,蕴积化热,达于肌表,复感风热邪毒,故成此症。症见发热口渴,烦躁多啼,身多红晕,皮肤灼热,不思饮食;食积甚者,可见
证名。简称利。古代医书对痢疾与泄泻的统称。《金匮要略·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》:“下利脉数而渴者,……必圊脓血,以有热故也。”似指痢疾。又:“下利清谷,里寒外热,汗出而厥者,通脉四逆汤主之。”似指泄泻。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