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热
指病因病理均属寒而表现出热的假象。参见真寒假热条。
指病因病理均属寒而表现出热的假象。参见真寒假热条。
热病过程中由于热邪过盛,火热燔灼肝经,引起肝风内动,而内动的肝风又进一步助长火势,使火热更为炽盛,从而出现高热神昏、惊厥抽搐等病象。
①五种气味:臊气,焦气,香气,腥气,腐气。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:“天食人以五气。”张景岳注:“天以五气食人者,臊气入肝,焦气入心,香气入脾,腥气入肺,腐气入肾也。”②五运之气,即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。《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苏木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。为歪头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本事方续集条。
飋通瑟。凉风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其德雾露萧飋,其变肃杀凋零。”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闹羊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磁石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夜关门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五治法之一。对于病邪深伏,临床表现复杂的病证,应求其脏腑阴阳所属而治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,热之而寒者取之阳,所谓求其属也。”②连续不断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余哀其不给而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