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偏身肿胀痧

偏身肿胀痧

痧证之一。《痧胀玉衡·徧身肿胀痧》:“痧者,暑热时疫恶毒之气,攻于里则为痰喘,为血瘀昏迷沉重,不省人事。若元气壮实,内不受邪,不入于里,即散其毒于肌肤血肉之表,为肿为胀。若误饮热汤热酒,便成大害,此痧之暗者,宜从脉异处辨之。”治用刮痧、放痧,药用宝花散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承淡安

    【生卒】:1899~1957【介绍】:针灸学家。原名澹。江苏江阴人。世业医。幼随父乃盈学,后又师从瞿简庄,通内、外各科,尤以针灸见长,深得病家信赖。1930年他于无锡创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,并设通函研究

  • 贾耽

    【生卒】:730~805【介绍】:字敦诗。沧州南皮(今河北南皮)人。天宝(742~755)年间举明经,后官至检校司空左仆射。嗜读书,阴阳杂数无不通晓,尤精地理,著有多种地理图,并有《备急单方》1卷和《

  • 灰边紫中舌

    舌边淡灰,中根淡紫。见于瘟疫邪热入营。症见卒然昏仆,不省人事,或狂妄烦躁,或自舌尖而不知痛。治宜清热解毒、清心凉营。

  • 厥阴舌

    即红中黑纹舌。详该条。

  • 湿热脚气

    病名。指脚气因湿热相搏所致者。《寿世保元·脚气》:“湿热脚气为病,肢节烦痛,肩背沉重,胸胁不利,兼遍身疼痛,下注足胫肿痛,脚膝生疮赤肿,及内外生疮,脓水不绝,或痒或痛。”治宜当归拈痛汤加减。参见脚气条

  • 食蟹中毒

    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食蟹中毒候》。症见胸闷烦乱,精神不安,或更见腹痛,吐利不止等。治宜解毒温中。《本草纲目》卷四载有解蟹毒药苏汁、藕汁、冬瓜汁、干蒜汁、芦根汁、橙皮、丁香等。

  • 四满丸

    ①《外台秘要》卷九引《古今录验方》方。炙蜈蚣二枚,炒芫花根五分,踯躅花四分,干姜、川芎、桂心各四分,人参、细辛各二分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大豆大,每服五至十丸,米饮送下,日三次。治五嗽(气喘、痹嗽、燥嗽

  • 散复

    指神气的耗散与恢复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观其色,察其目,知其散复。”

  • 精灵

    推拿穴位名。即精宁。详该条。

  • 卧蓐

    见《卫生家宝产科备要》。即临产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