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八蒸候

八蒸候

古代医家研究小儿生理性周期变易的一种说法。《幼幼新书》引五关贯云:儿生八蒸候,每四十五日一蒸,变各有所属。一蒸肝,令目瞳子光明;二蒸肺,通于鼻,令嚏嗽;三蒸心,生神,令儿能语笑;四蒸脾,生智,令儿举动任意;五蒸肾生精志,骨髓气通流;六蒸筋脉伸,蒸后筋脉通行九窍津液转流,儿能立;七蒸骨,神定气力渐加,蒸后儿能脚行;八蒸呼吸无停息,以正一万三千五百息,呼出心与肺,吸入肾与肝,故令儿呼吸有数,血脉通流五十周。这些说法尚待研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外感半身不遂

    病证名。指半身不遂由风邪入络所致者。多因起居不慎,卫气不固,风邪袭踞经络,气血留滞而成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一:“身发寒热,暴仆卒倒,醒后或左或右,偏废不用,或痛或木,或热或冷,二便赤涩,此外感半身不遂之症

  • 惊振内障

    病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又名惊振翳。由于眼受各种外伤,直接或间接损及黄精(晶状体)所致。初始可有目赤痛,畏光流泪,视力减退等证。失治,黄精变混浊,甚则失明。初起宜平肝清热,活血化瘀,用石决明散或镇

  • 李用粹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惺庵条。

  • 中国民族药志

    民族药学专著。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编著。全书预计载药1200多种。已出版者为第一、二卷,共载药255种,包括动、植、矿物药。图文并茂。每种药记载其民族药名(附本民族文字名)、民族用药部分、药材检

  • 石瑞章

    【介绍】:见石震条。

  • 五阴

    指手太阴、手少阴、足太阴、足少阴、足厥阴五条阴经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,转则目运,目运者为志先死,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。”

  • 久泻

    病证名。指泄泻之久延时日而不愈者。《寿世保元·泄泻》:“大抵久泻,多由泛用消食利水之剂,损其真阴,元气不能自持,遂成久泻。”《张氏医通·大小府门》:“久泻,谷道不合,或脱肛,乃元气下陷,大肠不行收令而

  • 增订伤暑全书

    暑病专著。2卷。明张鹤腾辑,清叶霖增订。张氏原著《伤暑全书》撰于天启三年(1673年)。叶氏据《素问》暑证之论增订,叙述各种暑证之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,采辑治暑方剂50余首,详载主病及服法。末附古代名医

  • 张孟劬(qú 渠)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采田条。

  • 点眼

    把药物研制成干燥而极细的粉末,点于眼内。粉末制作要求很严,药物纯净,研制后先试放于舌上,若溶化而无渣滓方能使用。眼科用以消炎退肿去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