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本草经疏》。指治疗诸气病证的三大治法。即补气、降气调气、破气。
【介绍】:见王文洁条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漆大姑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鼠妇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条。
①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地羊鹊之别名。②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淫羊藿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因风邪而致头痛与眼部证候并见的病患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人素有头风,因而目病,或素目病,因而头风……,头痛则目病,目病则头痛。”某些眼疾,可出现此证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出《诗经》。即瓠子,详该条。
病名。又名瘰疬。即颈腋部淋巴结结核。《灵枢·寒热》:“鼠瘘之本,皆在于脏,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。”其所以名为鼠瘘,清·莫枚士《研经言》指出:“鼠性善窜,……瘘之称鼠,亦取串通经络为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