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医要集览条。
艾灸和针刺的合称。《灵枢·四时气》:“灸刺之道,得气穴为定。”
病证名。亦称经前口疳。指每值临经或经行时口舌糜烂,每月如期反复发作。多由心胃之火上炎所致。若平素思虑过度,耗及心阴,胞脉属心而络于胞中,经期经血下注、心阴益虚、心火亢盛,上炎口舌,或肾精不足,虚火上炎
即清养胃阴。是治疗胃燥津伤、胃阴不足的方法。症见胃部灼痛或胃中不舒,易饥,大便燥结,口干咽燥,舌质淡红少苔,脉细数等。用益胃汤,五汁饮等方。或选用沙参、玉竹、麦冬、石斛、生地等药治疗。
见《赤水玄珠》。为椒目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指心与小肠两经实证。《千金要方》卷十三:“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阳俱实者,手少阴与巨阳经俱实也。病苦头痛身热,大便难,心腹烦满不得卧,以胃气不转水谷实也,名曰心小肠俱实。”临床除上述见证外,尚可见口舌生
病证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指隐疹皮疹色白者。详见隐疹条。
推拿手法名。拍打法与击法的统称。见该条。
指从十五络脉分出的细小络脉。翟良《经络汇编》:“十二经出十五络,十五络生一百八十系络,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,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。”
病名。心瘥的俗称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心瘥,亦痰饮所致,俗名饮瘥。”详心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