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脐中出血。若其血不多,夹水流出者,乃大小肠火旺,以致肾经干燥无水滋润所致。须以治肾为主,方用两止汤或障脐汤(《辨证录》:大黄、当归、生地、地榆)。
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。即瘟毒喉痹。详该条。
胚胎在母体内发育,直至出生为止的过程。
即季德胜蛇药,见该条。
证名。古称瘖。指声音嘶哑或不能发声。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》:“皆由风邪所伤,故谓风失音不语。”《张氏医通》卷四:“瘖:失音大都不越于肺,然须以暴病得之,为邪郁气逆;久病得之,为津枯血槁。盖暴瘖总是寒
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下疳。见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三。亦作眼痒。由风、火、湿、热、血虚等,以及邪退正复,气血得行,均可引起。眼内痒涩不适,重者痒若虫行,奇痒难忍。可见于今之沙眼、睑缘炎、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等病。内治:因风者,
经穴别名。见《中国针灸学》。即白环俞,见该条。
见《口齿类要》。水蛭即蚂蝗。误吞蚂蝗,急食蜂蜜以治之。
见《儒门事亲》。为莲房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