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十二瘾

十二瘾

①指十二种原因不同的癥病。《中藏经》:“癥有劳、气、冷、热、虚、实、风、湿、食、药、思、忧之十二名也。”②指妇科的十二种经带病症。《备急千金要方·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三》:“何谓十二癥?是所下之物,一曰状如膏,二曰如黑血,三曰如紫汁,四曰如赤肉,五曰如脓痂,六曰如豆汁,七曰如葵羹,八曰如凝血,九曰如清血,血似水,十曰如米泔,十一曰如月浣,乍前乍却,十二曰经度不应期也。”参见条。③指带下三十六疾中的十二癥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:“十二癥者,是所下之物,一者如膏,二者如青血,三者如紫汁,四者如赤皮,五者如脓痂,六者如豆汁,七者如葵羹,八者如凝血,九者如清血、血似水,十者如米汁,十一者如月浣,十二者经度不应期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注

    经穴名。代号KI15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少阴肾经。冲脉、足少阴之会。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寸旁开0.5寸处(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)。另说在脐下0.5寸,旁0.5寸(《针灸甲乙经》);脐下1寸,旁开1寸

  • 凉血解毒

    属清热解毒法。适用于瘟疫、温毒等热毒炽盛之证。症见高热烦躁、头痛如劈、昏狂谵语、口渴口臭,或斑疹色紫,或咽喉溃烂,或头面肿大等。代表方如清瘟败毒饮。

  • 暑喘

    病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一。指夏季感受暑热,肺受热灼,清肃失常所致的气喘。证见喘促,多汗,烦躁或身体发热,静则多言等。治宜解暑,清热或兼益气,如白虎汤、清暑益气汤、益元散等方。

  • 钟恒国

    【介绍】:见钟大延条。

  • 曲角

    人体部位名。指鬓发上部向前突出的部分。足少阳经的颔厌、悬颅、悬厘穴所在。《素问·气府论》:“耳前角上各一,耳前角下各一。”王冰注:“谓颔厌二穴也,在曲角下,颞颥之上廉。……谓悬厘之二穴也,在曲角上,颞

  • 黄婆

    气功家隐语。出《入药镜》。指脾土。因黄为脾土之色,脾藏意,故又指意念。

  • 冷热嗽

    病证名。指感寒受热所致的咳嗽。《证治要诀》卷六:“冷热嗽,因增减衣裳,寒热俱感。遇乍寒亦嗽,乍热亦嗽,饮热亦嗽,饮冷亦嗽。宜金沸草散、消风散各一帖和煎,或应梦人参散,或款冬花散、二母散,仍以辰砂化痰丸

  • 患门

    经外奇穴名。见《医学入门》。位于背部。取穴时,先以绳量取足大趾端经足跟至腘横纹长度,然后此绳一端从鼻尖沿头正中线向后量至背脊,尽端作点标记;再从此点旁开以鼻柱底至口角端距离处。一说在第五胸椎突起两旁各

  • 桃仁煎

    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四方。桃仁、虻虫各一升,朴硝五两,大黄六两。为细末,先用醋慢火熬,加大黄、桃仁、虻虫搅拌,再入朴硝搅拌,为丸,鸡子黄大,在酒中浸一夜,每服一丸,空腹温酒送下。治带下,经闭不通。

  • 见苗

    出《痘疹心传必效良方》。即痘疮见形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