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升清消毒饮

猜你喜欢

  • 轻解散

    《外科真诠》方。防风、天花粉各五分,麦门冬、生地黄、白芍药各三钱,桑白皮二钱,黄芩一钱,柴胡八分。水煎服。治手阳明经风热而致的天火丹,症见两臂或一臂赤肿少黄色。

  • 崩中漏下

    病证名。即指崩漏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:“崩中之状,是伤损冲任之脉。冲任之脉皆起于胞内,为经脉之海,劳伤过度,冲任气虚,不能约制经血,故忽然崩下,谓之崩中。崩而内有瘀血,故时崩时止,淋沥不断,名曰崩

  • 额汗

    证名。指头额局部多汗。《金匮要略·痉湿暍病脉证》称为额上汗出。分虚实二证,实证湿热者居多,虚证多为亡阳虚脱之候。《类证治裁·汗症》:“胃热上蒸,额汗发黄,小水不利者,五苓散加茵陈,甚则茵陈蒿汤利之。”

  • 睡安散

    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二方。朱砂(水飞)、乳香、血竭(细研)各一钱,麝香(研)半钱,人参、炒酸枣仁、炮天南星、白附子各半两,全蝎二十一枚,蜈蚣(炙黄,酒浸一宿)一条。为末,一岁小儿,每服一字,薄荷汁、好

  • 鼻如烟煤

    证名。指鼻孔色黑如涂烟煤的症象。《世补斋医书后集·广温热论》:“温证鼻如烟煤者,邪热燥热也。”可见于温病、温毒、疫痢等证。

  • 古今录验续命汤

    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十四。即续命汤第一方及第二方,见续命汤条。

  • 面岩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刺疔捷法》。近代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定位于鼻翼凸出处平行两侧,上直眶下缘外1/4与内3/4交界点。主治头面疔疮,直刺0.2~0.3寸。

  • 手厥阴心包络经

    十二经脉之一。原称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,起于胸中,出属心包络,下膈,历络三焦。其支者,循胸出胁,下腋三寸,上抵腋下,循臑内,行太阴、少阴之间,入肘中,下臂行两筋

  • 鼻搧

    证名。系指鼻翼搧动。由肺热炽盛、热毒熏蒸鼻窍致“鼻搧气促”(《疫痧草》卷中)。症见鼻翼搧动、鼻孔煤黑,干灼或衄血、鼻促气热,口干欲饮。治宜清肺泻热。可选用清瘟败毒饮或加减普济消毒饮。若鼻窍出血,可酌加

  • 温中散

    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卷五方。人参、白术、当归、草豆蔻、干姜各一两,制厚朴一两半。为粗末,每服三钱,水煎服。治产后霍乱,吐泻不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