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能引起流行的传染性强的病邪。
【介绍】:见董汲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济阴纲目》。即经行发热。详该条。
见《闽南民间草药》。为牛筋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丢了棒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膝阳关,见该条。或作阳陵泉之简称。
天刚亮的时候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冬大晨。”马莳注:“冬之大晨在寅末。”
《增补万病回春》卷四方。天门冬(去心)、麦门冬(去心)、生地黄(酒洗)、熟地黄(酒洗)、山药、牛膝(酒洗)、杜仲(去皮,姜酒炒)、巴戟天(酒浸,去心)、五味子、枸杞子、山茱萸(酒蒸)、茯苓、人参、木香
证名。指大便秘结,壅塞不通。《诸病源候论·大便病诸候》:“大便不通者,由三焦、五脏不和,冷热之气不调,热气偏入肠胃,津液竭燥,故令糟粕否结,壅塞不通也。”《太平圣惠方》用大黄、牛蒡、枳壳治伤寒热结,大
病证名。《叶氏女科证治》:“经来如猪肝水,五心烦热,腰腹疼痛,面黄肌瘦,不思饮食,此气血皆虚也。先用黄芩汤(黄芩、当归、川芎、知母、苍术、花粉、白芍)退其烦热,后用调经丸(生地、熟地、当归、白芍、三棱